重新認識台灣土地-台灣土壤陳列館紀行
「土地」這個名詞,在數十年來的台灣社會裡,富含著強烈的政治意象,從而也衍生出許多以「土地」或「本土」為名的論述與宣示,甚至曾經也有總統候選人嘗試以親吻土地的動作,來向民眾表現其對台灣的感情與認同;然而,即便「土地」在台灣社會轉變的過程中,或許已成為熱門與政治正確的辭彙,但數十年來,我們對於這塊土地的了解是否有隨之增加...
-台灣土壤陳列館紀行
文╱greenlost
「土地」這個名詞,在數十年來的台灣社會裡,富含著強烈的政治意象,從而也衍生出許多以「土地」或「本土」為名的論述與宣示,甚至曾經也有總統候選人嘗試以親吻土地的動作,來向民眾表現其對台灣的感情與認同;然而,即便「土地」在台灣社會轉變的過程中,或許已成為熱門與政治正確的辭彙,但數十年來,我們對於這塊土地的了解是否有隨之增加,筆者對此抱持著高度的懷疑,特別是在聽過研究台灣土壤二十餘年的郭鴻裕老師解說後,更驚覺自身與土地之間的遙遠距離。
台灣有座鮮為人知的世界級土壤陳列館
●台灣土壤陳列館外觀
正當台灣各地一個接著一個以鉅資興建硬體、卻無軟體展示的「蚊子館」陸續遭媒體揭露的同時,絕大多數的民眾可能都不知道台中霧峰有座「料好實在」、規模超越美、日、英等先進國家的世界級土壤陳列館,館內收集了農委會農業試驗所研究員郭鴻裕老師與其研究團隊十餘年來踏遍台灣各角落所收集之土壤標本與研究資料,展示內容完整呈現了台灣土壤的豐富面貌與多元面向,來到這裡,有宛如進入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其中一大展示廳的震撼。
若提到「土壤標本」,可能會以為不過是把挖取得來的土壤裝在瓶罐中陳列而已,但事實上這座土壤陳列館傲人之處,即在於其研發的先進技術,能將深度達一公尺以上的地層「切片」保存,而以完整的剖面呈現,其中採自台東大武山區的土壤剖面標本,即為世界數一數二的傑作,參觀者可完整的從表層的土壤,下探五百多萬年前的基質板岩;又可從九二一地震後斷層線的土壤剖面標本,像戴上地層透視鏡一樣、清楚見證大地跳躍翻騰的痕跡;而在一塊高約三公尺的標本上,我們則可以看到八千萬年以來,由水與風交替堆疊而成的金門海岸地層。
●郭鴻裕老師正在與參觀者說明這塊來自台東大武山區的大型土壤剖面標本
此外,土壤陳列館更展示了台灣驚人的土壤多樣性:美國農業部將世界上的土壤分成了十二類,而擁有得天獨厚之自然環境的台灣,除了永凍土外,其他十一種土壤都能在台灣找到,且在陳列館中都有完整的剖面標本與介紹,並指出了其在台灣與世界的分布區域。但好戲還在後頭,館內所鋪陳的台灣土地的故事,除了跳脫平面書籍的間接與抽象外,更積極的與各種相關議題連結。
●九二一地震後斷層線的土壤剖面標本,留下了大地跳躍翻騰的痕跡
●這塊高達三公尺的剖面標本,見證了八千萬年以來,由水與風交替堆疊而成的金門海岸地層。
土壤與WTO議題
透過土壤研究與資料庫的建置,我們已經可以快速判斷「什麼樣的土壤具有什麼樣的特性、適合種植什麼樣的作物」,但在全球化與WTO的影響下,將世界視為一大型工廠、而依循著各地區的土壤與氣候特性,大規模種植單一作物的趨勢越演越烈,郭老師便提出在此種分工方式下,倘若某地區因缺水而造成某種作物產量減少,極易引起世界經濟的震盪;此外,大規模種植單一作物除了加劇農作物物種多樣性的衰退外,更容易爆發嚴重的病蟲害,且可能為了進行防治,而需要投入更大量的農藥、引起惡性循環,這都是今日人類在土地利用上所面臨的嚴峻課題。
就理想上而言,世界工廠的分工方式或許有「經評估後,不適合人類開發利用的地方,就可以不去利用」的優點,免除如台灣常見之「無所不用、無地不種」對自然環境造成的破壞,但就現實情況來看卻十分困難,台灣究竟要如何維持土地利用的多樣性,又能減少對自然環境的破壞?這其實都直指著長久以來台灣對於整體國土規劃的缺乏。
●台灣土壤陳列館中精心展示了各種土壤剖面與岩石標本,豐富的內容讓參觀者宛如來到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真實的土壤剖面標本,讓參觀者得以一窺我們生活著的土地,自表層土壤至底層岩石的模樣
土壤與台灣農業
要進行國土規劃,則必須將前述的土壤研究與資料庫一併納入考量,而其實郭老師與其團隊早在十幾年前便著手進行全面性的台灣農地土壤調查,未來台灣農民只要透過電腦輸入農田地號,就可以知道自己的農田適合種什麼樣的作物,同時也可了解土壤是否遭到污染,但根據郭老師的調查發現,台灣目前有四分之一的農地為酸性土,酸化的原因可能包含過量使用化學肥料與受工業廢水廢氣中酸性物質污染,情況十分複雜。
此外,倘若土壤是遭重金屬污染,目前處理價格一公頃就要三百至八百萬元,且處理效果仍有待商榷,因為土壤之所以具有生產力,除砂土之外還包含著許多極微小的動物、細菌與元素在其中進行複雜的作用,根據資料顯示,一匙肥沃的土壤中就含有一億個細菌與兩百四十多公尺長的菌絲,但也正因為它們難以用肉眼看見,所以從過去至今一直受到人們嚴重的忽略。
而在陳列館中,郭老師也特別提出了台灣農地的問題,其中包括將低生產力的農地挖成魚塭、抽取地下水以養殖,從而造成地層下陷、海水倒灌、土壤鹽化等更嚴重的破壞;以及因為土壤生產力降低所造成的貧窮人口增加,更加速了土地的不當、非永續性利用,而又回頭造成土地退化、生產力降低的惡性循環,都是目前亟待解決的土地議題。
土壤與水資源
根據估算,人類有50%的用水來自於土壤及地下水層中所保存的水,而我們之所以能夠享用乾淨的水源,即是透過土壤層層過濾而來,此外,土壤亦扮演著調節空氣溼度的重要角色,當氣候乾旱時,土壤中的水分便會釋放到空氣中,因此倘若一片森林遭到砍伐,土壤為彌補因陽光照射而加劇的蒸散,土壤裡的水份將會流失得更快,由此可知,人類對土地所進行的開發絕非只僅於對地上物的破壞,其也連帶影響了土壤裡所蘊藏的水資源,然而對於「開發多大面積等於損失幾個水庫」這樣的估算,在台灣的開發評估中仍付之闕如。
土壤與全球暖化
目前全球暖化議題正在台灣發燒,但不經郭老師提醒,一般人可能很難想到土壤與此議題如此息息相關!在土壤陳列館中有一個區塊,即是在說明「土壤是碳的天然儲存庫」-自然界中的碳被固定在海洋、土壤、岩石及生物體中,根據資料顯示,一立方公尺的「森林土壤」約含有120公斤的碳,而一立方公尺的「耕地土壤」卻只含有12公斤的碳,其中差異即來自於人類土地利用方式的不同,也意味著不當的土壤管理與開發,會將土壤中的碳釋放到大氣中,從而加劇溫室效應。
除此之外,郭老師又提到另一項較不為人所知的警訊-在挖掘石灰岩、製造水泥的過程中,除了工廠運轉用電會造成二氧化碳排放外,製程中以燃煤方式將石灰岩加熱成為熟料時,會讓過去保存在石灰岩中的二氧化碳重新釋放到空氣裡,據估計,要製造一公斤的水泥,大概會排放1至0.8公斤的二氧化碳,而當筆者提問台灣過去是否有針對如此龐大的二氧化碳排放加以管制時,郭老師露出靦腆微笑,指著一旁同行的環評委員文魯彬律師說:「直到換上這一屆的環評委員,才有人出面關心」。
土地之愛
●館內展示了自台灣海峽到太平洋、從濱海至高山的土壤標本,呈現出台灣土地的豐富面貌
現代社會的分工與空間切割,不但拉遠也稀釋了人與土地之間的距離與關係,而若以土壤陳列館裡用心呈現的台灣土地多元樣貌,對照現今大眾媒體與政治人物所謂的「土地」,則後者顯得十分蒼白與貧乏,當「愛台灣這片土地」的口號喊得震天價響,「轉型正義」成為流行話題時,我們或許可以試著反省自己對於台灣的認識是否還停留在數十年前?進而思考倘若最基礎的、對於歷史與環境的認識無法經由教育普及,則我們要如何談轉型?又遑論正義?
在參觀土壤陳列館與聆聽解說時,筆者深深感動於郭老師與其團隊耗時十餘年所累積的珍貴知識,與這精心營造的台灣土地教學資源,關於土壤的學問,在台灣是何其冷門且複雜,若不是抱持著對土地之愛,如何能夠長年走遍台灣各地、進行辛苦的田野調查與標本收集?
原本看似不起眼的土壤,透過研究者巧妙的傳譯,訴說著台灣從無到有、自高山到大海的故事,而筆者祈願能有更多的人來到這裡,一起學習傾聽土地的聲音。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