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濱海樂園玩到high

2008/06/11 18:56
15,016次瀏覽 ・ 0次分享 ・ 2則留言
PeoPo推 0
檢舉

【濱海樂園玩到HIGH】

採訪/撰稿  郭志榮  

攝影/剪輯  陳志昌

 


一處處廢棄的濱海樂園,一件件新開發的工程,標示台灣濱海的消耗式玩法。舊了丟棄,新的毀壞,台灣究竟還能留下多少自然風光?海邊風光,是孩子們的夏日天堂,成年人的浪漫想望,但是一旦慾望連結開發,公有變成私佔,台灣海邊漸漸成為商業戰場...


我們的島 節目

首播:2008-06-16(一)  22:00
重播:2008-06-22(日)  10:
00

源起:

一棟聳立三芝海邊的飛碟屋,引發大家的好奇,這棟建築從何而來?位於墾丁的沙灘VILLA,成為正夯的旅遊勝地,它倒底有著什麼魅力?

 

內容:

澎湖的一處濱海渡假村正在拆除,它犯了什麼錯誤,讓居民憤恨不已?沙灘、礁岩、海洋,構成台灣濱海最美的風貌,但是數十年來,什麼樣的發展,讓這個自然美景,開始變色,走入一個不可知的未來。

 

台灣濱海遊樂的歷史,早從日治時代就已開始,但是隨後二岸關係緊張,台灣實施海禁政策,一般民眾無法隨意到海邊遊玩,直到1959年,福隆海水浴場進行開放,一般民眾才能夠接觸海洋。早期台灣許多海水浴場都由軍方管制,提供給駐台美軍顧問團使用,直到在金山等地,設立專屬美軍的濱海休假中心後,陸續才將許多海水浴場開放。淡水鎮的沙崙海水浴場,原本是美軍的軍事情報基地,後來在美軍陸續撤出台灣後,國有土地轉交地方政府經營,成立海水浴場,提供民眾遊玩。

 

1970年代,國民旅遊興起,全台開始設立更多海水浴場,從台灣西岸到東岸,甚至離島,大大小小將近有二三十個海水浴場。成為濱海開發的開始。早期,海水浴場的設施,只有簡易的更衣、灌洗房舍,並沒有太複雜的建築結構,隨著各地方政府以公共造產的模式,將海水浴場標售給業者經營,許多海水浴場建起餐廳、旅館,成為旅遊產業BOT的雛形。

 

業者的投入經營,讓海水浴場變成濱海樂園。更多的開發,隨著台二線的道路拓寬,大型濱海樂園在北部濱海興起,翡翠灣沙灘的濱海渡假中心,成為一種旅遊模式,造成各地仿效的風潮。位於三芝的飛碟屋,奇異的造型,也是濱海渡假思考下的產物。1970年代,一位從事玻璃纖維生產的業者,買下私人土地,引進國外渡假小屋的造型,開始在三芝海濱興建渡假中心。所有小屋面向海洋,有著最優美的景致,整個區域設計有游泳池、滑水道等等娛樂設施,在當時算是相當先進的設計,但是因為財務問題,讓渡假中心停止經營,荒廢至今,成為廢墟的樣貌。

 

荒廢的渡假中心,讓人惋惜,但是更大的問題,卻是失去關注,因為它們都建在濱海地區,沒有人考慮到生態問題。早期北部濱海地區,是一個生態樣貌非常豐富的區域,珊瑚、藻礁、沙灘、岩岸,構成北部濱海線的美景,但是在那個沒有環評的年代,隨著濱海大開發的發展,各式建築建立在沙灘旁或礁岩上,生態遭到破壞,留下無盡感傷。

 

更糟的是,許多業者為了壟斷沙灘美景,讓消費的客人獨享,就私自蓋起圍牆,阻斷通路,造成原本靠海維生的居民,無法進入。澎湖吉貝,有塊美麗的沙尾沙灘,數十年來被業者壟斷,當地居民要求還地的呼聲,也從未間斷。濱海開發,引發觀光利益與社區生計的問題,吉貝數十年的抗爭,終於在約期屆滿,居民提出司法告訴下,政府出面進行拆除工作。

 

海上樂園遭到拆除,象徵濱海樂園時代的結束,但是沙灘是否就從此自由,回歸一個自然面貌?這個答案是否定的,因為更細膩的開發手法已經展開。位於南部墾丁濱海,一場沙灘大戰正在展開,許多民宿、旅館業者以房間看的到海,做為生意賣點,但是更有手腕的作法,就是自己擁有一片沙灘。離海有多近?私享專屬沙灘!永遠是行銷廣告的最佳文案,這家以六星級VILLA經營的沙灘旅館,透過ROT模式,在沙灘防風林帶,合法的建起旅館,並且在國家公園內,通過層層環保法規,依舊不斷擴建二期旅館。政府以促商名義,大開環保方便之門,已經存有爭議,業者更是一度壟斷沙灘,讓一個公共領域,變成一個私人樂園。違反國有土地使用的法律規章,成為台灣濱海許多業者的慣習,民眾也在不知情下,喪失公民應有的權益,至於政府就放任的,讓沙灘大戰在全台展開。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

money (未驗證) ・ 2008/06/15 12:06

龍洞是台灣北部最著名的初級潛場,潮流穩定植柀豐富,近日卻以生態工法建立不必要的駁坎護坡,過去以水泥預鑄可由路面吊裝,不致破壞近岸,現在以所謂「生態工法」要破壞礁岩現地採取石材,重型機具無法利用既有路面,要推平近岸潮間帶給予工程機具立足區與臨時便道,潛場除了潮間帶全毀外,亞潮帶能見度零,底層覆沙珊瑚全毀,龍洞灣水流平緩短期內不可能天然排除積沙,一項無知的觀光工程卻毀了活生生的景點,懇請「我們的島」製作群前往瞭解報導,避免日後發生相同的錯誤。

d24 (未驗證) ・ 2009/04/06 15:12

請問會重播嗎,還是可以買到這個影片DVD,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