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直藍十字 喚起服務熱忱

地區:
分類:
文字-A A +A

Dsc07410 【記者葉怡亨/台北報導】「藍,是想結合運動服的藍色和培養高中生如天空般的胸襟;十字會,則是希望效法紅十字會,對社會付出關懷。」談起藍十字會,陳子軒表示,時代在改變,志工年齡向下延伸,希望能喚起新一代年輕人對服務的熱忱。

創立於二OO五年六月,大直高中的藍十字會標榜著全部由高中生組成,期許培養社員具有愛心服務的熱忱,並學習與他人合作完成目標。

創辦人兼指導老師陳子軒表示,當時因為有老師提出「為什麼校內沒有服務性社團」的疑問,所以想試著找些同學討論關懷生命和社會服務。出乎意料的,是同學們的熱情踴躍,藍十字會便在這推波助瀾下誕生。

擁有過去在台大漁村服務社的經驗,陳子軒決定將此概念沿用學習至藍十字會。唯一不同的,是從社團命名到一切社務事項,老師僅扮演引導角色,全權交由學生自行思考。他說:「我認為學生有很大的可塑性,不想用力量去塑造他們,希望讓他們自己發掘,盡量發揮創意。」

藍十字會成立即將滿三年,平日工作除了健全社團內部組織、協助學校活動外,最重要的就是每年寒暑假針對國小學童舉辦的生活探索營活動。陳子軒表示,生活探索營屬於生活類服務,面向廣,透過營隊活動,讓學童體驗台北市品德教育的十四項核心,藉由活動鍛鍊團隊合作的能力。

他說,第一年生活探索營舉辦在大直地區,暑假則前進到埔里。「讓孩子們到外地辦營隊,體悟會比較深刻。」陳子軒提到,去年暑假在花蓮,曾因為同學忘記攜帶文具,而從花蓮縣的豐濱鄉開車到光復鄉才找到文具店,而樣式也不齊全。這些經驗,讓學生們體會到社會各個角落的不同,因此,回來後特別舉辦文具募集,將全校集結的愛心送至花蓮,也學會更珍惜台北的生活。

陳子軒表示,舉辦生活探索營的目的不僅是設計活動和小學生交流,更重要的,也能讓高中生了解生活環境的差異性,透過彼此分享,達到相互影響。

目前社團大約八十人,陳子軒提到,社團有相當健全的組織運作,透過訓練課程及社務會議的召開,希望讓學生學習分工合作,幹部如何協調人力,並且設身處地的包容別人。「這對將來的人際關係是很重要的。」他說,這些無法從課本學習,只有透過概念的引導,才能將他們組織起來。

有別於其他社團,藍十字會有個讀書機制,叫「課輔組」。因為服務性社團花費的時間心力大,所以藍十字會貼心的在段考前兩星期舉辦讀書會,同時安排老師傳授讀書方法,如何在忙碌的時候一樣將書讀好。陳子軒:「只要抱著學習的心去面對,什麼都可以成為教材。」

雖然有課輔組的幫助,卻仍不時有家長和老師反對學生加入藍十字會。陳子軒表示,高中生受到的管轄比較多,若遇反對意見,則選擇尊重。然而,前提是他會確實讓家長了解社團做了些什麼,也提醒家長和孩子有良好溝通,避免在孩子心中留下陰影。

目前擔任社長的鄭璇表示,加入藍十字會也曾經歷一場家庭革命。「因為我想考音樂系,家裡不贊成我花太多時間在這上面。」經過不斷溝通,和家裡約定會妥善管理時間,才得以參加。

「因為覺得學長姐都很有活力,所以想加入看看到底是什麼讓他們這麼快樂,這麼努力。」副社長謝岱霖說,加入藍十字會學到時間管理,為別人著想,不論什麼事情,只要為他人著想就能解決。

陳子軒表示,目前志工年齡向下延伸已是趨勢,擔任志工,除了付出,也要感謝別人創造機會給你。他說,大部分畢業的學生都在大學繼續擔任服務性社團的幹部,「因為感動會持續存在」。

謝岱霖:「要想辦法讓藍十字會一直存在,讓更多人有學習的機會。」他表示,進入大學,也想繼續參加服務性社團,爭取擔任國際志工的機會。(照片由記者葉怡亨拍攝)

FB留言板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0

加入時間: 2007.04.03

輔大生命力新聞

加入時間: 2007.04.03
4,190則報導
2,295則影音
715則OnTV

作者其他報導

3:04

車禍四肢癱瘓 咬筆畫出玉山壯景

2024-06-28
瀏覽:
1,066
推:
0
回應:
0
3:22

蔡英地用手機養鵝 降低禽流感風險

2024-06-26
瀏覽:
2,498
推:
19
回應:
0
3:11

「小星與空空鳥」 提升幼兒身體自主意識

2024-06-24
瀏覽:
2,582
推:
1
回應:
0
2:37

田曉雯克服身障打桌球 打進帕運奪牌

2024-06-21
瀏覽:
5,540
推:
0
回應:
0
3:16

泡泡龍畫家 徐若鈞以繪畫超越病痛

2024-06-19
瀏覽:
4,900
推:
7
回應:
0
2:21

AI生成圖像 幫長者回溯生命故事

2024-06-17
瀏覽:
4,257
推:
6
回應:
0
2:29

王富美浪浪家園 給受虐傷貓狗一個家

2024-06-16
瀏覽:
4,077
推:
0
回應:
0
1:41

吳長綱創建AI影像辨識app 成為視障者的雙眼

2024-06-14
瀏覽:
5,952
推:
8
回應:
0
1:33

現流冊店 台灣文學與獨立音樂的巧妙交集

2024-06-12
瀏覽:
4,764
推:
0
回應:
0
2:58

從她到他 阿塔男孩Deven走出跨性別之路

2024-06-07
瀏覽:
4,088
推:
0
回應:
0

大直藍十字 喚起服務熱忱

搜尋表單

目前累積了189,068篇報導,共12,911位公民記者

目前累積了189,068篇報導

12,911位公民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