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黃家古厝音樂會

2013/10/02 07:13
1,733次瀏覽 ・ 3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3
檢舉

古厝音樂會連結地方情 黃崑虎盼珍惜台灣

台南後壁黃家古蹟之美

記者凌美雪/專題報導

國內大大小小音樂會裡面,每年中秋節舉辦的台南後壁古厝音樂會,以古蹟大宅院前埕廣場露天演出,可說是相當特別的一個,除涵蓋各種音樂類型集結近百名演出者的龐大陣容,而且,最高可容納1400位觀眾,規模可說是一般古蹟音樂會所難望其項背。

難得的是,這個音樂會已持續舉辦了16屆,不僅古蹟有故事,古厝主人當年舉辦中秋音樂會的初衷,也是動人的故事。

古厝音樂會 分享土地情感

「天地本無私為善自然獲福」,誠如古厝正廳內許多對聯所揭櫫的家訓之一,百年前黃家在此建立家業,致富後除思回饋鄉里,更為子孫留下知福惜福、感恩謝天的淳樸家風。古厝現在的主人,也是前總統府國策顧問黃崑虎說,先人篳路藍縷,才有後人現在享受的美好生活,當年想辦音樂會,也是因為想與更多人分享這份福氣。

不過,與音樂牽線並非偶然,黃崑虎家族很多人學音樂,黃崑虎的夫人邱碧玉本身是合唱團團長,家族晚輩也多樂界新秀,黃家更是有很多音樂圈與藝術文化界的好朋友,黃崑虎說,「最初是因為許文龍等人來這裡,他有一個室內樂團,在一個月圓之夜,他們在內埕演出,」因為古厝保存良好,花木扶疏,夜裡清風襲人,這樣的時空氛圍與動人的音樂搭配,讓黃崑虎覺得「很有味道」。

「從那天晚上開始,我的腦子就一直隨著樂曲轉,開始聯想什麼樣的音樂與這古厝最搭配,」但隨著樂曲一路回想到的,卻是祖先在這塊土地上曾經付出的努力,可說是一步一腳印,留下現在讓後輩看得到的「古厝」,感受到的卻是深厚的情感,黃崑虎說,他都會告訴自己,「這是祖先蓋的,不是天上掉下來的。」他不僅有責任繼續經營,更是充滿感恩。因此,他決定舉辦音樂會,把這分情感與更多人分享,黃崑虎說,「歡迎大家都來看古厝。」

文化藝術予人心靈富足

開辦音樂會以來,並非每一年都很順利,就像今年原本訂在中秋假期舉行,卻因強颱擾境差一點取消,但是,音樂會已在許多愛好藝術的朋友心中建立信任感。因此,雖然改期影響甚鉅,黃崑虎還是決定延後一週後,以相同的規模登場。從近百位演出者的檔期確認,到一一通知全台各地受邀貴賓的時間,還重新印製節目單,全都在一個星期內搞定。

為什麼這場音樂會的取消或延期需要特別考慮?端看受邀演出團隊名單便可了解,包括國內知名音樂家如小提琴家蘇顯達以及擔任他的鋼琴伴奏的林京美、采風樂坊團長也是琵琶演奏家林慧寬、中台灣薩克斯風四重奏等,以及兩度獲得台灣原創流行音樂大賽首獎的鋼琴詩人王俊傑、原住民希望兒童合唱團、魅力男聲樂坊壇的陳欣豪與鋼琴伴奏施綺年、歌劇女高音羅惠真與鋼琴伴奏蘇維倫,還有邱碧玉領團的新韻合唱團等,近百人的演出陣容,順延檔期一週內敲定無誤,著實不易。

這個龐大的演出陣容,不僅涵蓋各種音樂類型,同時包容閩南、客家、原住民,甚至是中西音樂、橫跨古今,目的無非是要彰顯黃崑虎最初舉辦古厝音樂會的初衷,即透過音樂會更加認識台灣這塊土地,以及接受這片母土滋養成長的人們共同發展出的文化內涵,也讓更多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人們建立文化自信,更加珍惜台灣。

黃崑虎認為,現在政治紛亂,很多事不是你氣急敗壞去指責就能改變的,「要改變什麼,要如何發展,或一塊土地要如何讓生活在那裡的人更加幸福、經濟更加提升,執政者要有這樣的智慧,不要去破壞這塊土地。」黃崑虎說,要先了解這塊土地,建立對土地的情感。而在古厝音樂會裡,不需門票、不涉及政治,只有文化藝術給予人心靈的富足感。

〈黃家古厝小檔案〉

黃家古厝建於1926年,傳統閩南建築風格,為二落、中庭、七包三的四合院型式,前有魚池、後有果園,占地6000多坪,古厝建築保有各種精構的木雕藝術,廳堂內則保留各種對聯,多為修身齊家與待人處世的傳家家訓,相當難得。

早年黃家四兄弟經商致富,為永續家業興建此合院大宅,因保存良好,目前已列為市定古蹟。

〈高鐵采風十面埋伏〉

古厝音樂會不僅建立起人與土地的情感,也拉近人與人的情感,采風樂坊團長也是琵琶演奏家林慧寬在這次音樂會裡擔任壓軸,許多人期待她精彩的〈十面埋伏〉,但台北來的聽眾必須趕高鐵,只能悻悻然地先行搭遊覽車回到高鐵站,沒想到林慧寬演出結束後也急奔高鐵,音樂家與觀眾們在月台碰個正著,林慧寬很大方地取出樂器,就在嘉義高鐵站的月台,樂聲悠揚拉向夜空,台北來的觀眾聽完了當天古厝音樂會的最終章,每個人都感動不已!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