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你早歸
望你早歸的故事
(望你早歸)是作曲家楊三郎創作生涯的處女作,他算是台灣流行歌謠第二代作曲家。
二次大戰日本殖民政府徵召台灣人充當志願兵、通譯、戰地警察與軍伕高達20餘萬人,其中戰死病亡有3萬餘人,其餘17餘萬人正是故鄉家人引頸企盼的對像,所以這首由那卡諾(原名黃仲鑫)作詞、楊三郎作曲的(望你早歸)於1947年發表,經由廣播電台大力放送後隨即造成轟動。
1946年,台灣廣播電台接收原日治時代的「台北放送局」,呂泉生擔任演藝股長,楊三郎應呂泉生之邀也組了樂隊加入。
呂泉生知道楊三郎有作曲方面潛能,一再鼓勵楊三郎嘗試寫些曲子,樂隊鼓手那卡諾也毛遂自薦充任填詞工作,不久那卡諾便將〈望你早歸〉歌詞交給楊三郎,楊三郎起初認為歌詞太過簡淺又沒有押韻,因此不想採用,但那卡諾卻極力辯解這種長短句式的歌詞是新式寫法,有著不錯的意境,應該值得一試,楊三郎才勉為其難接受開始著手譜曲。
完成譜曲後,楊三郎起初對這首歌並沒有多大信心,沒想到呂泉生試唱後卻大表滿意,對(望你早歸)的曲風大為肯定;如泣如訴充滿思念情感的〈望你早歸〉經過電台放送後,轟動全台在各地都受到歡迎、傳唱不已。這首D小調作品,悲淒哀怨扣人心弦,楊三郎巧妙運用三連音節奏,加上那卡諾美麗貼近時局事實的淺顯詞意,充分傳達出思念者那份柔腸寸斷的綿綿情愫,不僅緊緊牽動台灣人的心,同時也為那個悲情的年代留下了清楚的歷史見證。
望你早歸
(1947年 詞:黃仲鑫<那卡諾> 曲:楊三郎)
每日思念你一人 袂得通相見
親像鴛鴦水鴨不時相隨 無疑會來拆分離
牛郎織女伊二人 每年有相會
怎樣你那一去全然無回 放捨阮孤單一個
若是黃昏月娘欲出來的時 加添阮心內悲哀
你欲佮阮離開彼一日 也是月欲出來的時
阮只好來拜託月娘 替阮講互伊知
講阮每日悲傷流目屎 希望你早一日返來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