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維護霧峰國家級文化資產,臺灣花園城市發展協會不遺餘力
霧峰光復新村曾是省政府中興新村的實驗基地,亦是省府疏遷中部的首批國有眷舍,921大地震之後面臨騰空搬遷的命運,所幸光復新村原住戶及有識之士,組成臺灣花園城市發展協會,共同搶救光復新村。協會的靈魂人物乃秘書長吳東明先生,最早成立「單冬仔文史工作室」,早期獨自一人奮鬥近10年,921後為了一個懷鄉的夢園,到處奔走極力呼籲,歷經數次轉折,獲得原住戶范道莊、王升原、周祖望及台中縣阿罩霧文化基金會執行長何佳修、建築師孫崇傑、亞洲大學休憩系林錫詮老師、亞洲大學圖書館長廖淑娟老師、臺大城鄉所劉可強教授等社會人士、學者的支持,協力保存光復新村。經過臺中市政府文化局文資審議的通過,獲得「臺中市第一處文化景觀」的定案保存。自此,光復新村有如臺灣歷史塵封的綠寶石,終於破土而出,讓更多人瞭解這段省府建設臺灣社會的重要源起。
該會除了致力推動光復新村活化再利用外,長期獲得臺中市文化局及文化資產處(前身為臺中市文化資產管理中心)長官的支持,更進一步推動霧峰在地的文化資產維護工作。如霧峰區公所旁前省政府教育廳建築,過去曾短暫做為「省府大樓」,是省政府疏遷路徑上的第一棟省府廳舍建築,當時南投中興新村尚未完工,當時擔任省主席的嚴家淦還曾在此辦公,基於歷史意義重大,臺灣花園城市發展協會協同中華民國霧峰文化創意協會提出文資審議,獲得文資委員的認同,通過「歷史建築」為定案。
如今,見證大時代變遷的故宮遺址-霧峰北溝,近年因土地標售給面臨開發威脅,該會理事長范道莊亦會同日本NHK電視台,前往北溝探勘時,發現依山而建的文物庫房早已拆毀,當時存放文物的入口已無蹤跡,專程勘景的NHK導演直說可惜即便離開,為此范理事長更投書媒體,痛陳政府保存國寶遷徙的遺跡無所作為。此事更有當年護運第一批故宮文物到台灣,畢生服務於故宮的莊嚴先生的兒子莊靈,更投書表達「面對文化史蹟,我們失憶了」的哀鳴。
有鑑於霧峰這塊土地是臺灣社會變遷的縮影走廊,加上霧峰北溝遺址是重要的國家級歷史資產,由臺灣花園城市發展協會發起文化資產審議,協同莊靈夫婦、文資委員劉益昌、方怡仁、台中市文資處長張佑創、台中市生活願景協進會代表郭漢威、文資處人員及民意代表助理等共同至北溝會勘,經過當年的歷史圖片及現場指認,在挖土機的工作下,終於使故宮文物從大陸撤運來台,暫藏文物達15年的地底防空隧道重見天日。
臺灣花園城市發展協會成立邁入第二屆,雖然只有四個年頭,但是為了霧峰這塊文化寶地的永續發展,仍然在地方深耕奮鬥,為更多的文化資產維護持續努力,不過臺中縣市合併,霧峰發展受到臺中市都市化擴張的影響,土地開發密度逐漸提高,原有純樸的農村特色受到衝擊,這將不利於以文化保存活化為特色發展的永續。針對此現象,社區工作者簡宏哲與理事長范道莊表示,霧峰是農業特定區,仍保有大面積的農村特色,但是外圍工廠持續發展雖然有利就業機會,若沒有良好的管理配套機制,將對霧峰整體的發展有負面影響,應當重新提出霧峰都市更新計畫,提高文化資產保存區域的比例,結合亞洲大學與朝陽科大的專業資源,讓霧峰真正成為活的博物館,帶動文化休憩的商機,推度低碳環保的深度導覽觀光產業,讓霧峰成為最有文化特色的發展鄉鎮。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