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到讓人忘了暖化
照片
圖說:美國中部大城芝加哥,今年多次受到「北極渦漩」重創,整座城市遭冰封。(照片由Edward Stojakovic所攝,依Flickr創用共享)
文/張楊乾(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副執行長,本文同步刊登於聯合報元氣周報專欄)
台灣在過完年之後,寒流一波接著一波。才剛送走連續24個小時、低於8.5℃ 的寒流,氣溫先是迅速回升至27-8℃,沒幾天卻又立刻再降至10℃以下低溫。
這波寒潮,並沒有獨厚台灣,同樣也在鄰近的日韓兩國降下大雪,且不但破了日本廣 島1883年以來的降雪紀錄,更讓韓國釜山外國語大學五百六十多 位新生,目睹迎新大會的屋頂被沉雪壓垮,九位大學生葬身在白雪之中。
北極渦漩 釀災
包括這波寒流,以及之前讓北美急凍的風雪,專家多半認為與「北極渦漩(Polar Vortex)」直接或間接有關。這也大概是暨2010年 造成中國大陸華北大雪的「北極震盪」、2012年底造成東歐癱瘓 的「負北極震盪」後,又一跟北極相關的氣象專有名詞,要從教科書走出來要與民眾接觸。
「北極渦漩」與「北極震盪」,本來就是地球既有的天氣系統與現象。一般而言在北 半球的高空噴射氣流,會將北極渦漩鎖在高緯度附近,但如果當年極圈的溫度與附近的溫度梯度不明顯,比如說是同樣偏冷或同 樣偏熱,則噴射氣流就會不夠強,關不住北極渦漩,此時這隻氣象學家口中的「北極豬」,可能就會南下人口集中的北半球中低 緯度,造成嚴重的災情。
今年由於北極圈溫度略高,就使得「北極渦漩」出現了軸心斷裂,低壓中心南移之 後,使得冷空氣跟著南下到了中緯度,讓北極雪梟能一路南飛,直接飛到了緯度和台灣差不多的佛羅里達州。
曾聽過一個簡單的說法,指「噴射氣流」就像冰箱的門一樣,將冷空氣鎖在北極上 空。但現在噴射氣流變弱了,冰箱的門關不緊了,所以冷空氣就跑出來了。
至於噴射氣流為什麼會變弱,軸心為什麼會斷裂,有學者就認為與地球暖化脫不了關 係,且可能會成為常態。
暖化 恐導致北極渦漩南移
美國羅格斯大學海洋與海岸研究中心的研究教授弗朗思司教授(Prof. Jennifer Francis)就主張,由於北極的快速暖化,使得北極與周邊地區的溫差變得更不明顯,長期下來將使得噴射氣流持續減弱,北半球的極端氣候恐將成常態。除了像今年的北極渦漩外,2012年 重創紐約的珊蒂颱風,也與減弱的噴射氣流相關。
弗朗思司教授的理論提出後,在學術界也展開論戰,但隨著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 門委員會(IPCC)在三月二十九日,即將公佈的第五份評估報告 內關於暖化與衝擊的專章,或許在這塊也會有所墨。
所幸2014年初北半球 的嚴寒,並沒有把大多數政治人物的腦袋凍壞,讓活躍在國際談判桌上的政治領袖,仍願意繼續正視科學事實,持續朝應對暖化 威脅而努力。 歐盟各國在今年一月就同意,將在2030年 前依1990年的溫室氣體排放總量,減碳40%。美國國務卿凱利則是二月中走訪印尼時指出,暖化威脅將是「最危險的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稍早他在出訪中國大陸時,也在共同聲明裏談到,合計佔全球排碳量達40%的中美兩國,有必要採取緊急行動,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
今年九月,聯合國將邀請各國的領導人,在位於紐約的聯合國總部,舉辦氣候高峰會 談,議訂預計在2015年簽定的新氣候協議。紐約市前市長彭博, 一月底也受聯合國邀請,成為「城市與氣候變遷問題特使」,讓佔全球能源使用端三分之二的城市,能扮演更積極的角色。 在最壞的天氣下,或許會有最好的轉機。在三月天出門時若還需要披上圍巾時,也別 忘了提醒自己,暖化仍正在發生,面對自己的未來,我們還有許多事要做。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