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貝殼的故事 動手做環保
【記者李世宸/台北報導】由臺北市立社會教育館主辦的「貝殼的故事」特展,到十一月三十日為止,在台北市立社會教育館文山分館三、四樓展覽室展出,除了舉辦親子創意DIY活動,更邀請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漁業署及中華民國自然與生態攝影學會,提供精彩的海底生態攝影作品,呼籲民眾重視生態保育,從教育下一代開始。
貝殼是大自然的一項奇蹟,由軟體動物獨有的器官「外套膜」所分泌製造。而且,貝殼不僅集合了幾何造形、工程力學和美術設計於一身,更奇妙的是,貝殼以一層一層堆疊成長,卻永遠不改變其整體造形和比例,其螺旋曲線是數學上有名的等角曲線。在過往的人類歷史記載之中,貝類更是與人類的生活、宗教、經濟、文化等息息相關。
現場展出許多種貝殼標本,並有生動而詳細的說明。例如漂亮的鸚鵡螺大法螺,便是號角的原型,除了有鼓舞士氣的作用,也可以驅魔避邪。印度的聖螺也有類似功用,它是印度教和佛教的吉祥物,因此格外名貴,尤其左旋的聖螺更是稀世珍寶。骨螺,是古代衣物的紫色染料來源,因為成本過高,有「皇家紫色」之稱。而黃?螺,便是古代的貨幣。
而台灣四面環海,物種豐富,也有許多原產的貝殼,例如現在可能已經滅絕的台北大蜆,就曾經出現在淡水河中。而蝸牛也是貝殼的一種,本土蝸牛有班卡拉蝸牛、台灣長蝸牛等等。
福壽螺有著本土的名字,卻是外來種,也是農民揮之不去的惡夢。一九八○年,一位美濃鎮的黃姓婦人從阿根廷回到台灣,帶了幾個福壽螺粉紅色卵塊,原本以為大量繁殖後,可以大賺一筆。結果沒有人愛吃這種軟軟的螺肉,索性就被人們丟到野外,災禍從此開始。福壽螺迅速繁衍,遍佈全省,由於台灣氣候好環境佳,也沒有天敵,福壽螺肆無忌憚的啃起水稻,一日可取食水稻秧苗高達12株左右。當農田裡的福壽螺密度高時,可造成50%以上的產量損失。一直到今天,福壽螺對農民造成的問題依然沒有辦法根治。
而來自非洲的非洲大蝸牛,體積更為龐大,食量更為驚人,也是農民的眼中釘。台灣政府為了撲滅非洲大蝸牛,曾引進美國的玫瑰蝸牛來一物剋一物。玫瑰蝸牛除了有粉紅色的外殼,也以喜愛捕殺它種蝸牛而聞名。不料這兩種殺手級的蝸牛井水不犯河水,讓台灣人傷透腦筋。奇妙的是,非洲大蝸牛在一九七○到一九八○年代,已經不再是農民的威脅,因為台灣人發現,非洲大蝸牛肉質鮮美,非常可口,於是一盤又一盤的炒螺肉出現在熱炒店,非洲大蝸牛也就不再囂張了。這些故事不但有趣,也有助於來看展的朋友認識大自然,認識台灣。
為了貝殼展所舉辦的「親子創意DIY活動」,邀請荒野保護協會的翁瑞昌老師,來教大家如何做趣味相框和手工筆記書,現場氣氛溫馨融洽,「這些活動主要是為了響應環保,DIY的材料都是廢物利用的,像是筆記書用的是再生紙,相框的基座是不要的咖啡杯,」翁瑞昌說:「希望藉由親子活動的過程,還有貝殼展的主題,教育下一代要尊重大自然。」
文山分館活動文宣部負責人宋宜臻表示:「雖然是貝殼展,但我們也不鼓勵小朋友和家長去海邊撿貝殼,貝殼已經夠少了。」翁瑞昌也說,近年海灘上的貝殼急速減少,寄居蟹已經找不到家,不得不委身於瓶蓋內,看起來滑稽,但其實很悲哀。因此為了保護生態,手工筆記本內裝的不再是貝殼,而是豆子和亮晶晶的飾品。或許大家再去撿海灘的貝殼,以後真的只能在博物館隔著玻璃看貝殼了。
親子創意DIY還有兩場,分別是十一月九日早上十點的「趣味相框」,以及十一月二十三日早上十點的「手工筆記書」,詳情請見北市社教館網站。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