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0531世界無菸日的警醒

2014/05/21 12:04
3,473次瀏覽 ・ 6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5
檢舉

「Warning:Smoking is harmful to your health, Quit smoking reduces health risk」這是香菸盒包裝上,都會有的警醒字樣,特別是在每年的5/31「世界無菸日」的前夕,所以,在當打開香菸盒前,還是請多提醒自己喔。這一天,不妨暫時放下您指縫裡的香菸,用心體會這一天有甚麼美好甚至不太一樣的地方吧!

照片

當年立法院歷經多年的討論、審查及無數次協商後,終於在2007年6月15日三讀通過了「菸害防制法」修正案,除了擴大公共場所禁菸範圍,更明文規定「三人以上共用之室內工作場所全面禁菸」,新規定已於2007年7月11日公布,並於2009年1月11日正式施行。每年的5/31也是「世界無菸日」,每年的這一天,全世界都會有許多相關的戒菸或減菸的活動,除了提醒作用更從預防醫學的角度,幫自己的健康與身體做環保。其實吸菸帶來的危害都已經從各種研究中得到證實(例如各式心血管與呼吸器官的慢性疾病。)所以醫師這次與大家談點不一樣的,在世界無菸日前夕,與大家討論「性福美滿」的議題,讓大家了解吸菸對於男性性功能的危害,其實也有許多的危害。希望大家聽聽醫師怎麼說,從此每天都是無菸日!

↑這是泰國健康促進基金會(Thai Health Promotion Foundation)在2012年籌拍的戒菸公益廣告《Smoking kid》,至今在全世界已經累積了好幾百萬的點閱率。影片中巧妙的從小孩的觀點,闡明其實成人都知道吸菸的壞處在哪裡,但卻都從來沒有自我提醒吸菸所帶來的危害,堪稱是最成功的戒菸廣告,全世界各國都引用來做為戒菸的推廣素材,門諾PeoPo也希望大家可以從中得到一些提醒。

關於戒菸門診,其實在台灣許多的醫療院所都有這樣的服務(但知道的人確實不多。)從預防醫學的角度來看,戒菸對民眾長期的健康是有重要性的。而戒菸門診也是由國健署提撥經費,由醫療院所來執行的戒菸輔助,經費來自於菸捐支出,民眾可以經由這個管道提高戒菸的成功率,二代戒菸與之前的戒菸方案比較起來,有許多對民眾有利的措施,例如一年當中兩次的戒菸療程,中間不須間隔半年,第一次療程結束若還沒有成功戒菸,可以立即進行第二個療程;第二個對民眾有利的是,民眾的部分負擔相對的減輕許多,過去戒菸門診的部分負擔是按照藥費計算,所以要是開出的藥品或是開藥的時間比較長,那麼部分負擔的就會提高,許多花東的民眾覺得,要戒菸還要付高額的費用,常常就半途而廢了。第二代戒菸的方案,部分負擔的上限已經有一定的額度,對民眾來說已經減輕許多,醫師還是呼籲大家多加利用與珍惜這樣的戒菸資源,許多醫院的門診都有專業的醫師可以協助,讓民眾遠離尼古丁的桎梏。

門諾在花東地區也已經推廣多年的社區戒菸服務,主要跟隨門諾的IDS巡迴醫療進入部落,從2012年起在萬榮以及花蓮南端的卓溪鄉增設戒菸門診,從2012年到2013年六月間,服務超過400個診次,雖然成效還有進步的空間,但多少可以提醒部落民眾關於戒菸衛教的重要性。家醫科王啓忠醫師說,其實當中也預到許多的困難,由其在花東地區,民眾常常因為工作以及文化環境,讓戒菸個案追蹤產生許多的困難。王醫師也分享了他在部落聽到的趣聞,他說某個部落的工人說,在山上工作時一定要抽菸,這樣才會有精神,產生的煙霧也才可以把蚊子趕走啊!雖然這只是醫師在看診間談笑的趣聞,但也反映了花東地區的生活型態與文化差異的不同,對於戒菸的推廣多少會有一點阻礙。

另外,王啓忠醫師也提到另外一個由來已久的戒菸障礙。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的研究文獻來看,全世界對於抽菸的危害知覺發現的太慢,因為吸菸的危害(如肺癌,肺氣腫等等)通常是比較晚期才會顯現出來,從全世界普遍接受吸菸這件事,一直到普遍了解吸菸的危害,這當中的差距大概有五十年的距離,現在才要透過宣導讓大家知道吸菸的危害,腳步確實是慢了許多。最後醫師也提醒大家,戒煙並不困難,需要意志力與同儕家人的支持,也不要認為一次沒戒成就失去信心,只要與醫師好好配合成功率其實很高,國健署對於戒煙者在醫療部份也有提供戒煙輔助藥品費用的補助,民眾可以就近至醫療院所的家醫科門診就診。

「警告:吸菸有害健康,戒菸可以減少對健康的危害!」

「Warning:Smoking is harmful to your health, Quit smoking reduces health risk」

期待天天都是無菸日,一定要多多提醒自己喔!

(撰文剪輯:黃東榕/攝影採訪:羅綺梅,影片資料提供:泰國健康促進局)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