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兩岸傳播學術交流 打破禁忌話題

2014/10/14 23:00
2,047次瀏覽 ・ 1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0
檢舉

記者許雅雱、于宜民/聯合報導
世新大學於本月3日、4日在管理學院舉行「2014海峽兩岸數位匯流下的新聞與傳播學術研討會」,由多位兩岸傳播學術領域權威拋磚引玉,共同討論數位匯流發展下促進兩岸學術交流與新聞傳播科技相關議題。
世新大學校長吳永乾表示,現今的網路普及與科技發展下,數位匯流是未來趨勢,因此本屆活動擴大舉辦「2014海峽兩岸數位匯流下的傳播學術研討會暨第十屆傳播管理發展與趨勢學術研討會與2014新聞的政治、文化與學術研討會」,藉由產、官、學多方交流,促使傳播學術的發展。
世新大學新聞傳播學院院長彭懷恩表示,現今大眾傳播媒體環境深受新媒體衝擊。他也提到近來備受爭議的「香港占中行動」,他認為目前香港政府面對的不僅是抗議活動影響,同時也要面對活動中新媒體帶來的改變,說明了新媒體是未來不可避免的挑戰。
上海交通大學媒體與設計學院院長李本乾認為,面對科技日新月異的發展,傳統媒體產業應發展創意轉型。中國傳播大學新聞傳播學部副學部長王曉紅則提到,關於中國大陸現今面對許多新媒體的挑戰,閱聽眾收看的管道不再僅限於電視,尤其年輕族群閱聽習慣改變甚大,及互聯網的蓬勃發展,進而影響傳播市場結構。因此,應培養新思維和技術,才能掌握未來脈動。迎接數位媒體時代的來臨,數位匯流已廣泛應用於資訊傳達、經濟脈絡與醫療推展等。國立台灣大學新聞研究所教授張錦華認為,研討會目的在於廣納兩岸學術知識,一同激盪思考,希望學生面對未知環境,能運用創造力,學習如何面對未來變化。

研討會中諸多議題緊扣時事,如新聞常出現爭議的「中國製造商品」話題也囊括其中,來自美國愛荷華州立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的助理教授韓綱,探討台灣媒體塑造的「中國製造」產品對於中國國家形象影響的研究,打破了兩岸間的禁忌話題,思考兩岸差異,達到教學相長的效果。積極推動公共新聞教學的世新大學,在「媒體、社區與公民實踐」的發表中,世新大學新聞學系教授林宇玲及助理教授陳澤美,分別以世新大學新聞學系學生的課程舉例,論述非主流新聞的性別政治,以教授與研究生提出許多理論,發表人和評論人相互切磋,期盼能在學術界激起更多火花,並為多媒體數位匯流時代做出規畫與反思。及公共新聞學在台灣的在地實踐程度。其中,談論到世新大學新聞學系學生在公共新聞學中,實地走訪鄉里解決公共問題時,引起在場學者討論。國立中正大學傳播學系專技副教授胡元輝表示,學生記者也屬公民記者的一種,公共新聞學核心價值在於解決問題,世新大學學生能親身實踐,是教學的良好典範。

世新大學廣播電視電影學系副教授李佳玲在會後提及,研討會的相關議題都具有十足的啟發性,透過研究生與評論人討論,了解目前研究趨勢。在語藝與視聽傳播研討會中,世新大學口語傳播學系助理教授劉文英表示,語藝是語言藝術,結合傳播,透過不同的理論來探討一件事的諸多層面。而在會議過程中,許多發表人之論文被評為空談,對此,劉文英坦言,學生在做論文研究時,往往依照直覺去尋找所需的理論來支撐,並非深入切割議題探討,必須找到相關理論,有系統的印證,方能做出客觀的研究。
為期兩天的研討會,兩岸教授與研究生提出許多理論,發表人和評論人相互切磋,期盼能在學術界激起更多火花,並為多媒體數位匯流時代做出規畫與反思。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