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萬和里推老人服務 探討老人看護新關係

2014/10/19 02:02
2,950次瀏覽 ・ 24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1
檢舉

 【政大之聲記者/曾筠涵、楊詠安、彭詩庭、羅令婕的專題報導】根據金年富邦人壽財務精算處統計,超過六十五歲的台灣老年人,目前「每五點七人就有一人」,因為年老或疾病、發生意外,失去自我照顧能力,需要請長期看護。然而由於老人與看護間的生活習慣不同,因語言或文化隔閡,導致照料不當的消息時有耳聞。因此如何消弭老人與看護間的障礙,成為政府與民間老人服務機構須即時處理的重要課題。

 一陣陣嬉鬧聲,在老師的帶領下,老人與看護像孩童般,玩傳球遊戲。台北市文山老人服務中心於今年八月到十月與萬和里舉辦了「社區失能老人外展服務計畫」,不僅陪伴老人外出、健走、玩團康遊戲,有時也邀請營養師與物理治療師,教導看護如何烹調健康養生的飲食,並且學習復健的步驟,讓看護可帶領老人做簡單的伸展。除了希望老人可多外出透氣,更期望以此計畫增進看護的老人照護技能,進而拉近老人與看護之間的距離。

 文山服務中心督導金敬軒表示:「就像他們出來公園這樣的一個動作,我們會看到老人被晾在一旁,但其實如果我們積極一點的話,就可以讓他們聚在一起。」協助此計畫運作的台北市文山區萬和里里長吳祚榮則說:「從我們的觀察裡面,每次來得出席率高的,他們都非常期待。」而參加本次計畫的看護陳小姐表示:「我就知道這個運動很好,因為那個有時候他就是我叫他動都不會,這邊叫他們叫阿嬤運動得是很多。」

 然而許多年輕人平日到外地工作,無暇照顧年長親屬,便雇用看護代替照料。由於看護無血緣之親,老人與看護間難免生疏。此外,不少人也會選擇平日將家中長輩送至老人安養機構,交由社工照顧。由於三、四十年前,許多人在二十歲便結婚生子,導致父母與子女年齡相差僅二十歲。而今被送至安養機構的老人平均年齡為八十五歲,其子女也年近花甲。「老人養老人」的情況下,子女心有餘而力不足,只好將父母交由社工照護。文山老人安養中心的社工洪曼青分享:「一開始他們都會想要自己照顧,然後譬如說,某一次幫爸爸媽媽的時候就受傷了,譬如說手拉到甚麼的,然後就沒辦法自己照顧,就會選擇送到機構來。」

 為了促進老人與看護間的關係,社會局與地方單位的攜手合作下,設立許多相關交流活動。以本次活動為例,老人服務中心志工說:「我們把專業的師資帶進來,特別是那種很善於操作團體活動的老師帶進來,然後帶領長輩帶領外勞一起做活動。比方說一個傳球遊戲好了,你傳給我、我傳給你、你傳給我、我傳給你這樣儀路傳下來老人家和外勞都傳到了每個人都笑呵呵。」或開辦講座讓看護與社工互相切磋,增進照護技巧。如洪曼青所言:「他們現在想要推動甚麼政策,就會勢必要我們來配合,因為我們算是公辦民營嘛,那還會要我們去上課。」

 對於日後看護技能的推廣,金敬軒表示,希望上級機關可與下級地方單位合作,調查區內相關需求,規劃出一年兩次,為期三個月的常態性巡迴服務。此外,針對外籍看護與老人的互動,希望能營造家的感覺。他說:「我們當然會希望以外籍看護工的角度來看,把自己照顧的長輩當作自己的家人來照顧,就不是說他只是來賺錢,然後把錢當作一個工作而已。」

 老人安養不只是老人與看護間的問題,牽涉的層面更涵蓋家庭及社會。因個人社經地位不同,加上政府無額外補助,導致不是所有老人都可享受看護的照顧。研究老人傳播多年的政治大學新聞系教授臧國仁提出質疑:「一個看護現在,每個月要付兩萬到兩萬五,你覺得每一個老人都有錢去付那個嗎?」再者,對固守傳統思想的老人而言,既有的觀念為兒女不孝,才會被送至安養中心。所以礙於面子問題,老人總是相當排斥。

 不論是僱請看護,或安置於老人安養中心,政府都應為國民建構適合台灣的老年福利政策。臧國仁說:「台灣現在還是在一個轉型期,到底老人是應該由社會管、福利管,還是由家人管,正在轉型期。」對政府部門或新世代的年輕人來說,老人議題既是甜蜜的負荷,也是未來亟需正視的挑戰。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