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從觀點出發,PeoPo新聞工作坊的多元視野

2014/11/25 00:22
11,538次瀏覽 ・ 204次分享 ・ 2則留言
PeoPo推 27
檢舉

門諾公益的夥伴,這次參與2014PeoPo新聞工作坊,主要的目的除了學習新聞編制的流程與知識,一方面也因為公益團體或非營利組織缺乏新聞產製的經驗以及資源,在理念宣傳的工作上仍有很多有待進步的空間,這次透過透過許多業界專業的資深媒體工作者,讓門諾公益的工作人員,可以一窺新聞產製的關鍵重點,所謂是「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工」,尤其是敘事的鋪成以及新聞專業的配搭,這些都是必須經過長年臨床實務經驗才可以有這種見識與內涵,會後的這則短新聞,除了希望讓大家了解媒體素養(Media Literacy)其實是現代人必須「內化」的一種生活態度之外,它也可以是在龐雜資訊流當中過濾訊息的一個守門(Door Keeper)工具,帶著這樣的守門機制仔細觀察生活周遭,並從做中學習,或許就是PeoPo新聞工作坊想要達到的目的,這也是每個生為資訊生產者的你我,所必須肩負的社會責任啊!

PeoPo新聞工作坊,從實務中看見更多的可能

隨著影像工具以及資訊的普及,訊息產製已經是全民運動,而為了讓新聞觀點有更多元的角度,公視Peopo平台舉辦2014新聞工作坊,邀請對公民報導有興趣的夥伴,一起參與兩天一夜的新聞實務課程。Peopo公民新聞工作坊承辦人陳珊珊表示,這次的工作坊希望利用兩天一夜的時間,第一天會有實務的外拍課程,拍完之後必須在當天把老師指導的知識,放進你的新聞作品中,第二天還會有機會跟監製老師們互相討論互動修改的機會。

照片

觀察是基本功,故事行銷是NPO借力使力的優勢

這次的新聞研習以兩天的時間來完成,也特別邀請各電視台業界的資深新聞媒體工作者,從故事架構的概念到新聞實務的製作技巧,包括剪輯、分鏡、鏡頭語言、配音旁白與收音等等關鍵技術,讓學員可以用最基本的工具,產製出具有觀點的新聞訊息,也邀請到知名紀錄片工作者李惠仁導演,從「故事行銷」的角度與大家分享如何拍攝出一個動人的素材。大愛電視技術資訊組組長陳明輝也以「故事行銷」的角度,鼓勵非營利組織以及公益團體,善用自身在服務中獲得的感人經歷,把這些素材包裝成為一個可以與目標眾溝通的訊息,這也是台灣目前卻乏新聞專業的公益團體以及非營利組織能夠借力使力的最大優勢。

↑這是門諾基金會自行拍攝的宣傳短片,完全由院內的同仁以單機拍攝,以最簡單的錄音器材進行錄音旁白,透過影像以及實際服務的景況,詳實的記錄下來,對於非營利組織來說,如何說故事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故事與題材在什麼地方,也是身為一個非營利組織或公益機構更應該去關注的訓練,這個關鍵可以讓機構獲得更多的資源去協助弱勢的族群,何樂而不為呢?

照片

照片

照片

從觀點出發,採集未顯的公共議題

除了觀念的建立,這次的新聞採訪以實際的外拍活動來舉辦,主要是期待公民記者能透過學習,來採集自己的觀點,也讓應該被了解的公共議題能夠躍出檯面,以弭補主流媒體報導的不足之處.這次參與學習的公民記者宅媽分享時說,自己本來只想學習剪輯的技巧,結果在報名學習之後,才覺得要成為一個公民記者其實是有責任與壓力在的。但宅媽也高興能在這次的學習中,在媒體素養以及製作技術的運用上都能夠有所提升,尤其是收音跟旁白更讓他收穫滿滿。公民記者Sarina說,這次課程讓他覺得剪輯新聞與一般的生活敘述是不一樣的,新聞著重真實的呈現,不會像過去在剪輯時會因為個人的喜好而做大幅度的微調。

照片

照片

學習解讀與產製媒體訊息也是一種社會責任

網路與媒體其實就像是一把雙面刃,當資訊的產製與管道愈來愈普及時,民眾在媒體的資訊素養就必須要逐步的向上提升,因此,學習如何去解讀與產製媒體的訊息目的,在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或許也是一位優質的公民記者,所應該承擔的社會責任吧?

(撰文剪輯:黃東榕/攝影採訪:張慧敏 / 旁白:黃東榕/照片提供:門諾醫院)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