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新生水」不只技術 更要意志

2015/05/12 13:48
1,680次瀏覽 ・ 2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0
檢舉

"新生水在星國的成功推動經驗,同時搭配的卻是大規模的節水宣導,嚴格的用水規劃,才能讓用水自主政策順利達標。"

圖:新加坡在新生水廠、濱海堤壩、濱海灣花園等處,均設有室內與室外的節水教育設施,強化該國民眾對節水的認知。 (作者攝)

文/張楊乾(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副執行長,本文原刊載於綠雜誌34期)

    趁著家裏的小女孩們,還處於年幼無知、願意跟爸爸出門的階段,我利用連假去了新加坡一趟。除「走」訪幾個知名動物園外,水利設施也是旅遊重點,包括新生水廠、濱海蓄水池等。

    新加坡缺水,眾人皆知。到今日為止,星國仍有三成多的原水,得要從馬來西亞進口。但新加坡政府一直將水權自主,視為國家發展的重要目標,因此不論巨額投資污水處理廠,使原本要放流的廢水,轉化為工業與民生皆能用的新生水,或是大規模開發海水淡化廠,都是義無反顧的去作。

    目前新生水的供應量,已達全國用水需求的30%,預計在2060年後可達到50%。海水淡化未來也會滿足約30%的用水需求,加上新加坡每個月平均150mm~250mm的降雨,希望在2061年能達到用水自主。

    處理過的新生水,目前主要提供工業使用,少量則回注到集雨的蓄水池內,乾季時約會佔2.5%左右。也就是說,不論你願不願意,打開新加坡的水龍頭,基本上就能體驗這套淨水科技,以及星國追求用水自主的決心。

圖:新生水工廠開放民眾參觀,已經成為熱門參觀景點。 (作者攝)
圖:新加坡政府利用最新的展覽科技,希望讓更多人能重視節水議題。
圖:每一滴水的裝置藝術內,都隱含新加坡的節水歷史。

    新生水在星國的成功推動經驗,同時搭配的卻是大規模的節水宣導,嚴格的用水規劃,才能讓用水自主政策順利達標。記得五年前我第一次造訪新生水廠時,星國每日人均用水為155公升,已較2003年下降10公升,這次到訪,數值更已降至152公升以下;預計在2030年,還能再下降至140公升。

    政府現已規劃六座再生水廠,將自明年起陸續落成,並鼓勵工業區自辦再生水回收。不過,台灣民眾在「戶內用水」與「戶外澆灌」上,每人每日用了173公升,比星國15年前的的標準還差,在水價持續低迷的情況下,如何讓民眾對節水有感,更是挑戰。

    即使星國今年不像台灣乾的這麼厲害,但對節水的宣導,從電視廣告、偶像劇橋段、一直到捷運燈箱,想忽略都不容易。不但國家從上到下極度重視水情,在新生水工廠的牆上,貼著各國元首的參訪消息,新生水衍然成為招待的重點,變相讓新生水成為星國之光,民眾滿意度有九成以上。

    這次在跨進新生水廠時,也正巧與一群星國新移民,共同在水廠裏接受「節水教育」。根據水廠員工的認知,新加坡在國際上廣為人知的優點,除了低失業率、社會福利完善外、淨水科技領先全球更是不得不提的重點。這團新移民不但得跟著導覽人員作節水操,一站一站了解新生水場的運作,參觀完水廠還得填寫資料,讓帶隊人員了解他們對水資源的了解是否有增加。

圖:新加坡的新住民都得到新生水工廠上課,了解新加坡的水資源議題,以及作為國民可利用哪些方法,盡自己節水的義務。 (作者攝)

    台灣隨著極端降雨事件增加,豪雨帶來的土石,使水庫淤積加劇。專家預估在五十年以內,台灣主要水庫,蓄水空間將只剩目前的一半。在此同時,台灣的不降雨日在過去五十年間,已增加約五十天,不降雨日總日數很快就會接近八個月,發展如新生水的再生水利用,必然是趨勢之一。

    然而,在技術上追求齊頭的同時,更重要地仍是要喚起民眾節水意識,有目標、有策略地讓台灣民眾了解,台灣只會愈來愈乾,再不節水連老本都沒得吃。或許唯有如此,才能讓更多的人能夠覺醒,進而去影響決策者,也別總是為了選舉,失去了更長遠的未來。

【延伸閱讀】
新加坡的省水大作戰》張楊乾 2010.08.20 低碳生活部落格

【參考資料】
聯合報 2015.02.28 《汙水回收 大旱期活命水》劉俐珊報導

【作者簡介】

張楊乾,兩個孩子的爸爸,常揣摩在二十年後,該如何告訴正值花樣年華的女兒,為何地球已升溫兩度,而這一代人又是怎麼錯過了減碳的關鍵時刻。曾服務於新聞界、在歐洲修習與暖化相關的碩士學位後,投入減緩氣候變遷的相關領域,現任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副執行長。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