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代米」 堅持有機 愛護土地

地區:
分類:
文字-A A +A

DSCN0316 【記者謝雅淩/高雄報導】「除了讓家人吃的健康、安心,也可以保護農地的土壤,保持它的肥沃性。」縱使每天早出晚歸,身體感到疲憊,種植有機米的張劉靜英仍緩緩說出使用有機農法栽培農作的理念,這也是高雄縣美濃鎮「兩代米」的堅持。

「兩代米」的主人為旗美社區大學主任張正揚及其母親張劉靜英女士。台大機械系畢業的張正揚,在十一年前毅然決然放下中鋼工程師的職務,回到故鄉美濃。除參與反水庫運動外,也相當關心當地農村的現況與發展,並說服務農四十多年的母親放棄傳統的農作方法,投入有機農法行列,自己在閒暇之餘,也會下田分擔龐大的勞務,這就是為何取名為兩代米的原因及由來。

張正揚說,傳統農作通常會使用大量的除草劑來抑制田地裡雜草的生長,台灣每年都會耗費一筆龐大的支出來購買除草劑,但除草劑除掉的不僅是雜草,也會連帶的將土壤中的生物和昆蟲一起消滅,導致土壤沙漠化,變成死土壤,農地也被迫休耕。另外除草劑也容易對農民身體造成影響,因為在噴灑時,農民往往會吸入農藥,導致過多化學藥劑存留於體內,引發病症。

張正揚在返回故鄉後,便開始建議母親實行有機農法,改種有機作物,二○○五年兩代米的故事就這樣開始。但是有機種植並非易事,由於家中人手不足,請人又必須花錢,插秧、施肥、除草等,田裡的工作都由張劉靜英一肩扛起,「常常七早八早就要出門,整天在田裡忙,忙到天黑了才回家。」張劉靜英說。有次因為颱風來襲,辛苦種植的有機秧苗不是被大水淹死就是被福壽螺啃食,她獨自花了十五天,將總共六分的田地重新來過。DSCN0308

沒有和當地農會合作,兩代米採自產自銷的方式,從插秧、收割到包裝、行銷完全由兩代米的家人一手包辦。張正揚及其妻子洪馨蘭共同架設「美濃兩代米家」部落格,撰寫農村記事並推銷自產的農作物,另外也會設計精美的小廣告單,參與農民市集。除了栽種有機米外,張劉靜英也種植有機番薯、香蕉、黑豆等作物,因為有機米的價格較高,和非有機米的價格比起來較難出售,所以希望種植多元作物來販售。

圖說一:張劉靜英於田裡務農圖說二:張家屋後農田一隅 記者謝雅淩攝影

FB留言板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0

加入時間: 2007.04.03

輔大生命力新聞

加入時間: 2007.04.03
4,189則報導
2,294則影音
715則OnTV

作者其他報導

3:22

蔡英地用手機養鵝 降低禽流感風險

2024-06-26
瀏覽:
2,089
推:
19
回應:
0
3:11

「小星與空空鳥」 提升幼兒身體自主意識

2024-06-24
瀏覽:
2,389
推:
1
回應:
0
2:37

田曉雯克服身障打桌球 打進帕運奪牌

2024-06-21
瀏覽:
4,897
推:
0
回應:
0
3:16

泡泡龍畫家 徐若鈞以繪畫超越病痛

2024-06-19
瀏覽:
4,341
推:
7
回應:
0
2:21

AI生成圖像 幫長者回溯生命故事

2024-06-17
瀏覽:
4,145
推:
6
回應:
0
2:29

王富美浪浪家園 給受虐傷貓狗一個家

2024-06-16
瀏覽:
3,972
推:
0
回應:
0
1:41

吳長綱創建AI影像辨識app 成為視障者的雙眼

2024-06-14
瀏覽:
5,883
推:
8
回應:
0
1:33

現流冊店 台灣文學與獨立音樂的巧妙交集

2024-06-12
瀏覽:
4,695
推:
0
回應:
0
2:58

從她到他 阿塔男孩Deven走出跨性別之路

2024-06-07
瀏覽:
4,030
推:
0
回應:
0
2:11

林芝創造林下經濟 瑪吉姆姆的藥草之路

2024-06-03
瀏覽:
5,052
推:
1
回應:
0

「兩代米」 堅持有機 愛護土地

搜尋表單

目前累積了189,051篇報導,共12,911位公民記者

目前累積了189,051篇報導

12,911位公民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