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山大溝頂老產業─大昌皮箱行
社區新聞‧獨立記者王繼強
旗山仙堂戲院熱門電影正要播映,來看戲的民眾穿著襯衫、西裝、洋裝、旗袍,紛紛從旗山老街經過大溝頂,一睹今日電影。休息時一張幻燈片打在電影螢幕,是一間清爽的皮箱店,店內高大的木櫃共分三層,每層由底至上陳列大小有序的皮箱,女孩兒的化妝箱、出外工作的手提箱、新婚雙雙對對的家用皮箱。廣播聲響起,「旗山大昌皮箱行」已經從旗山大菜市仔〈今中央皮鞋店對面〉,搬至旗山大溝頂19號,請大家快去那光顧。
大昌皮箱行由溪州竹圍仔的呂秋林先生一手經營〈如今竹圍仔天木宮的土地正是呂先生他們家傳的土地〉,民國43年國小畢業後父親看其身材瘦小,不適合跟哥哥一樣從事土木工作,因此將呂先生送到當時鳳山三民路的中華皮件當學徒,國小畢業的他與朋友坐上台糖五分車到九曲堂,再從九曲堂幾次轉車來到學師地點。中華皮件的師傅是中國溫州人,溫州有兩個強項行業,一是做木〈台語〉,二是做皮箱,學皮箱技術幾乎都要跟溫州人學。學徒跟師父學習時間是三年四個月,學成後師傅將送徒弟一套皮箱製作工具,代表學徒已可以出師另立門戶開家立業。
民國五十一年呂秋林先生當完兵回到旗山,在旗山大菜市仔〈中央皮鞋店對面〉正式開店,是旗山唯一一間皮箱店。剛開店時相當辛苦,除要做皮箱外,更要跑旗山、大樹、楠梓、燕巢、美濃、杉林、甲仙等地詢問皮箱的需求,開拓市場品牌,因此後來旗山的今日百貨行、甲仙、崁頂、六龜、楠梓、燕巢等等的百貨行都向大昌皮箱行叫貨,並請旗山南林貨運來運送。民國五十三年大昌皮箱行以十萬元買下大溝頂房子,那時旗山北老街接技仔冰城華中街轉角房子十五萬就可買到,如此就可知道大溝頂地段也屬於旗山的黃金地段。搬入大溝頂現今地址後,為告知熟客搬遷的訊息,向仙堂及旗山兩家戲院購買廣告,在看戲大家休息時間,院方打上幻燈片與播放語音告知觀眾搬遷的訊息。
大昌皮箱行生意最高峰是民國五、六十年,當時出外工作少不了西裝、皮箱兩樣用品,西裝代表體面,皮箱可將文件、衣物放在一起方便攜帶,所以穿西裝和配上一手皮箱,是出外工作的必備用品。為因應繁忙的工作量,呂秋林先生更將同門的皮箱師傅從豐原、枋寮兩地請來旗山,工資依完成皮箱大小、件數而不同,民國五十幾年平均一天可領三十元左右。當時呂先生還收了個學徒,是旗山溪州黑面媽附近的人〈姓柯〉,製作端靠兩位師傅和一個學徒每日做不同款式的皮箱,而呂先生則去不同的地方送貨、接洽生意,撐起大昌皮箱行的口碑。
民國68年(1979)台灣開放國外旅遊觀光,是皮箱業的黃金時期,而到民國70年尾80年代初,因台灣皮箱工廠紛紛成立,製做低成本的皮箱給旅行社大量採購,並辦理來參與旅行送皮箱的促銷活動,再加上要結婚的新人到化妝社即可租借到化妝箱,並不用購買手工化妝箱,變成沒人來購買手工皮箱,大昌皮箱行的生意才開始走下坡。
不同年份皮箱的材質、造型、製作方式皆不同,民國五十年以前是真皮皮箱時期,大昌皮箱行會從高雄、屏東買整張牛皮來旗山,依不同的等級有不同處理方式與價格,第一層牛皮又稱面皮,包含表皮層與真皮層兩個部分,因纖維較多具有韌性,屬高級牛皮。第二層牛皮又稱榔皮,兩面前後毛躁,較無韌性,製作前需用燒燙的熱鐵在牛皮上移動,處理毛躁的部分。
真皮皮箱最外層是牛皮包覆,牛皮下有三層紙胚做為皮箱形體,紙胚下就是皮箱內層,通常是色布鋪上。開箱緣口因長開關碰撞,需較堅硬材質,會用鐵、木頭來製作。皮箱蓋子與皮箱底層間銜接是以一針一線縫製連結,使皮箱開闔相當穩固、流暢。皮層的大鎖及飾品是以鐵釘扎實固定,飾品甚至還會以針線加以縫製。以上種種繁瑣製作過程需十二個皮箱同時製作才有效率,因把一個皮箱紙胚粘實後須等紙糊乾,趁紙糊乾的時間再做其他皮箱,如此十二個皮箱製作完成約十二天,平均一天完成一個皮箱。
民國五十至六十年中期流行的皮箱則將牛皮換成塑膠,塑膠下依然是由紙胚所粘成,皮箱開口也是以鐵或木頭製作,蓋子與底層銜接處也以手縫連接,增加的是開關皮箱的機關變為扣壓式,相當便利。
民國六十年底到七十年是內層木版、外層塑膠殼的皮箱,大昌皮箱行須向工廠訂形體,再來店內加工販出,這時皮箱因內層是木板已無法手縫製做,飾品都是打釘子固定,做皮箱的時間更加迅速,但相對手工的味道減少許多。
呂秋林先生說,旗山因為多是作農人喜歡粗皮、粗勇,不喜歡輕便且較容易壞的皮箱,因此在趕流行的時期我這邊粗皮、粗勇皮箱都不會退流行,這就是莊角人尬意ㄟ款式。
呂秋林先生的太太郭春枝小姐也是旗山溪州人,在大昌皮箱行扮演相當重要角色,皮箱上的裝飾、皮箱蓋子與底座連接的縫線,都是郭春枝小姐一針一線縫上去。要縫這些飾品並不容易,因為皮箱紙胚厚且硬,縫製時需一手拿尖細鑿子,另一手拿針線,鑿子在針的前方導引,慢慢縫出漂亮的線條,郭春枝小姐說這叫做引線,引線時若歪了整個皮箱就不好看了,所以這個工作相當的細緻且重要。
如今大昌皮箱行依然座落在旗山大溝頂街上,民國五十幾年的紙袋印有女歌王鄧麗君圖像,掛在店面櫥窗持續對來聊天的街坊鄰居微笑,大溝頂將被拆除的訊息讓呂先生不能接受,在這裡他們可以與鄰居互相照應、聊天,若拆除,消失的是人民的記憶以及情感的溫度,而且再過一年呂先生的大兒子也要回鄉發展,這麼好的地方、這麼好的契機為何不再營造與推廣呢?講到此總是對民進黨總總的失望。
拜日的早上,旗山大溝頂湧入一群遠從圓潭八軍團來的軍人,趁禮拜日休假拿著仙堂戲院電影優待票,浩浩蕩蕩經大溝頂到仙堂戲院看戲,幻燈片依然放出大昌皮箱行的廣告:「各為觀眾,大昌皮箱行已經從旗山大菜市仔搬到旗山大溝頂19號,請大家多去光顧‧‧‧」。大昌皮箱行已經不能再搬遷了,因為再也沒有仙堂戲院及旗山戲院能夠放送了!!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