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博館360度全景多媒體環境劇場新片上映
「璀璨30」是科博館環境劇場今年推出的新片,以其建館過程及博物館「蒐藏、研究、展示、教育」四大功能為主軸,呈現過去三十年來科博館的成長軌跡,除了看到科博館過去的研究成果及展覽活動紀錄外,也記錄科博館志工夥伴的服務點滴,還有921地震教育保存園區、車籠埔斷層保存園區及鳳凰谷鳥園生態教育園區等科博館附屬館舍的珍貴畫面,透過高解析度360°全景大畫面,結合28臺投影機、5 組雷射光及 12 組隨時升降、傾斜的小螢幕,與兩座電視牆和旋轉平臺、電腦控制燈光的高科技環形多媒體「環境劇場」播映,清楚觀賞科博館走過的歲月。
今(15)日新片首映會,除了科博館副館長周文豪到場欣賞,創館館員滕清生先生及王維梅女士也特別「回家」共襄盛舉。副館長周文豪表示,科博館三十年來與國人一起成長,許多人當年跟著孩子一起在科博館成長,現在都帶著孫子了,希望透過璀璨30的點滴紀錄,讓大家重新在科學領域中找回價值。科博館館員們欣賞這些過往畫面時,直呼:「時光飛逝,歲月如梭,這部片子像是科博館的成長紀錄!」
片中可看到科博館從早期委外設計到館員自行開發設計、策劃特展;例如全世界唯一全尺寸全功能的復原「水運儀象臺」,即是館員根據蘇頌的「新儀象法要」所復原的,吸引來自世界許多博物館前來取經學習;也可看到科博館89年引進「千禧印象:古埃及的今生與來世」特展時,觀眾由科博館門口沿路排到中港路(現為臺灣大道)的盛況;還有83年「鯨的故事」特展,在上海、北京和福州創下巡迴大陸最多城市的特展;101年「鳴蟲特展」在德國慕尼黑國家動物博物館展出創下34萬人次的參觀人潮。
科博館蒐藏工作從零開始,除了上山下海採集、購買外,也接受各界的捐贈,截至去年,科博館蒐藏超過120萬件的標本與化石物件,包含人類、地質、動物、植物等學門,成為研究人員重要的研究資料,也屢屢展現科博館的研究成果,如近期的研究論文旅鴿、澎湖原人大發現等,都登上國際重要期刊。安和遺址母與子經碳14年代檢測為4800-4000年前的史前人,更是目前在臺中發現最早的史前人,這些重要事件在「璀璨30」中都可一覽無遺。
三十年來,科博館與這片土地相互連結,在邁向下一個璀璨三十的時刻,科博館將持續以更豐富的館藏及新的展示設備提供服務,環境劇場也會持續將各種科學題材以精彩的多媒體方式呈現給大家。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