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一度電0.6元,買不買?!

2016/03/09 13:39
1,738次瀏覽 ・ 0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0
檢舉

"以新北市政府的資料來看,過去一年執行「智慧節電計畫」時,每省一度電,平均的成本控制在新台幣0.6元左右。"

 

文/張楊乾(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副執行長;本文原登載於3月6日聯合報元氣周報

    如果有一種發電方式,不但安全無污染,而且成本比現行電價便宜50-80%,如此夢幻的組合,國家應會傾全力來發展,民眾亦 樂於接受吧!

    這樣的假設,可能還真的存在,如果決策者能把「節能」也當成是一種能源。

    就以新北市政府的資料來看,過去一年執行「智慧節電計畫」時,每省一度電,平均的成本控制在新台幣0.6元左 右;這不但比國際經驗值0.84-1.5元為低,和目前住宅用電平均電價2.85元相較,節能投資實在是太划算了。

    這當然也絕不只是新北市政府這麼想,節能早在國際上成為減碳政策的主流。國際能源組織(IEA)就曾分 析指出,節能是目前最經濟的減碳投資,並對其寄與厚望,認為要達成2℃的目標,除要落實各國目前提交給聯合國氣候公約組織的自主減碳承諾外,至少還有49%減碳量,要靠提升能源效率才能夠達成。

    既然事情被描述地這麼美好,為什麼節能這件事情,市場的接受度總是緩慢,政府去年甚至投入新台幣三十億元,「鼓勵」各縣市去節能呢?

    加裝或換裝節能設備,高昂的初始投資費用,以及需要較長的攤提年限計算,才能讓投資者感受到有實際的誘因,都是讓節能設備不易推行的阻礙。舉例而言,目前舊電梯只要加裝電力回生系統,約可以讓電梯節能10%以上;若是裝在電梯使用頻繁的百貨公司,透過電梯剎車所發的電量,甚至可以回生到30%。然而,這項設備必須要以十年期來作攤提,才能得 出節電每度只要2-2.5元的結論,因此除非是外在法規有規範,或是內部經理人對節電有特殊要求,否則會願意擁抱最新電梯節能技術的業主,在台灣社會仍屬少數。

    很多人或許想,那如果用補貼的方式,來鼓勵民眾更 換節能產品,是否或更具誘因?今年的消費提振措施,就結合節能家電推廣,帶來了 兩萬多件的申請案,近四成民眾拿去買大尺寸但「相對」節能的電視。不過,在沒有舊換新的配套下,補貼節能家電究竟是推動節能,還是在增加全社會整體能耗,也已引發不少討論。

    補貼另外帶來的一個反效果,是讓市場傾向過度等待。像彰化縣今年補貼農民換LED燈照菊花,申請件數踴躍到只能以抽籤決定,固然有農戶既然抽不到乾脆自自己買下去;但也有為數不少的農戶,仍觀望接下來是否還有下波補貼。類似的狀況其實不斷地在台灣上演,一等再等,對全體社會投入減碳的進程,其實反有負面影響。

    而政府以公權力直接更換節能商品,比如說 LED路燈,固然也是立竿見影的另一種方式,甚至有一種說法,指目前真正作到節能的縣市,最有效的其實就是換路燈,換完就很難再有戲了。但在此同時,卻也有看到有些鄉鎮,可能因為業者低價搶標,裝上的LED路燈品質參差不齊,不論是輝度、照度或可靠性,引來不少民怨,反讓人質疑技術的成熟度。公共預算的投入,除了價格以外,品質其實更為重要,若不能建立民眾的信心,新技術有時反而容易被扼殺。

    如果政策能作適當的引導,利用綠色信貸解決初期投資問題、補貼機制能產生正向偱環並對耗能商品定下落日條款、逐步取消對化石燃料的補貼,在電價上適時反應外部成本,加入健康或是氣候風險的計算、引入碳定價機制,都會讓節能的市場不斷擴大,也會誘發更多節能技術的創新。

    0.6元這樣夢幻的成本,不會適用在每一種節能手法,卻是在台灣實際看得到的經驗。也只有喚起社會對節能的重視,台灣才可能走向綠色經濟的全新道路,否則面對氣候危機,恐怕真得等待一場天翻地覆的變革,才可能讓人類繼續存續在這顆星球上。

【註釋】
(*1) "新北市智慧節電計畫期中報告" YouTube video, 5:57. Posted by "energypark 節約能產園區," January 6th, 2016.
(*2) 台灣電力公司(2015,10月8日)‧2014年各國 平均電價比較‧2016年3月3日取自http://www.taipower.com.tw/content/new_info/new_info-d16.aspx?LinkID=14 
(*3)IEA 2015 “World Energy Outlook Special Report-Energy and Climate Change”
(*4)中央廣播電台 20160303 《消費提振措施 節能家電多10倍營業 額》

【作者簡介】
張楊乾,兩個孩子的爸爸,常揣摩在二十年後,該如何告訴正值花樣年華的女兒,為何地球已升溫兩度,而這一代人又是怎麼錯過了減碳的關鍵時刻。曾服務於新聞界、在歐洲修習與暖化相關的碩士學位後,投入減緩氣候變遷的相關領域,現任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副執行長。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