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讀心得007] 歸鄉
Die Heimkehr
作者: Bernhard Schlink 徐林克
譯者: 黃秀如
出版社: 皇冠
為了尋找佚失的故事結尾, 他也跟書中人一樣,
踏上了看不到終點的歸鄉旅。途然而, 他竟分不清了, 自己在尋找的到底是主角的結局?
還是逐漸迷失在這其中的自我?
是因為我曾對一段過去讀過的小說, 做了一個簡單的追尋??
還是因為我曾讀過『第四次冰河期』, 可以感受孩子對父親的渴望, 幻想, 以及不斷追尋的動力??
抑或是因為那本『失控的邏輯課』 , 當中提到的米蘭格倫實驗, 讓我可以進一步去洞察書中所提的邪惡中的善??
我不知道是那個原因, 但這本書我受邀試讀了, 也在此道個歉, 這篇心得有點來得太晚了~~
Bernahard Schlink 不愧是有著深厚的法學素養根基, 在這本書以及過去的『我願意為你朗讀』中, 主角都是有著法律涵養及背景, 也都是用一個法律人的辯證反思思維去不斷地思考一些事。最近跑去修了行政法, 才發現法律條文不是背一背或是用字面上的意思在做詮釋, 每條條文都有著它背後的精神, 而相對應於此書, 不斷思辯的過程也許看來有點沉悶, 但那卻深深地映襯著主角的心理模式。
書名叫『歸鄉』, 書的開頭沒幾頁, 也就提到了『散居世界各地的德國人』以及『鄉愁, 一種可能會致命的疾病』。對故鄉的思念, 似乎是這個故事的一個主軸。
然而『故鄉』要怎麼定義??
從小到大生長的地方, 就可以算是故鄉嗎??
那, 少了一段回憶, 缺少父親這塊重要拼圖的殘缺, 也算是嗎??
我想答案似乎是否定的。
主角在過程中不斷地追尋, 那並不令人意外。但是單單憑一本缺了結尾的小說, 成為和那似乎已不再存在的父親當中, 唯一可能的一絲絲聯繫。他開始用各種的方式去重塑父親的形象, 幻想各種可能的結局, 將書中的意象和奧德賽去做比擬, 並試圖藉由和各種形象的女人交往及有了性關係, 去更貼近書中角色的遭遇(這…這理由還真好…)
逐漸地, 他發現他不是在讀一個故事, 去找故事的結尾, 而是他人生的角色正映襯著故事的角色, 但可能是他所預料以外的, 像是由主角改成了介入者。追尋, 反思, 再追尋, 再反思, 一條條細微的線索, 跨越四五十年的探訪, 終於到了最後, 他有機會一探父親的形象。
一個叫『歸鄉』的故事, 主角卻是從頭到中段都在自己生長及鄰近的地方渡過, 唯一去的美國一次, 也感受到懷念的鄉愁。但有趣的是, 到了最後, 為了要彌補那個人生中的缺憾, 為了要知道故事的結局, 更重要的是, 為了化解源源不斷的鄉愁。只因為那個愁, 是一段飄泊, 沒有根的感覺, 無止境的追尋著不完整的故鄉概念。
他, 來到了美國, 讓自己完整。
實驗造就了父親的形象, 不再是淺薄地外貌或是態度, 我個人是覺得, 要想更清楚地描繪出『公正』及『邪惡中的善』概念, 故事可能要像『我願意為你朗讀』一樣再看幾次, 才能清楚地了解主角和父親的原則, 心中的信仰, 以及書中的概念的衝突, 現在倒無法去評論。
到了最後, 故事不再是故事, 缺了結局的小說也不再重要, 因為就在主角步入中老年之際, 他的人生不再有遺憾, 已然完整。我也必須說, 我很喜歡主角在書中最後的那種平靜及恬適, 讓人深深地感受到他的舒服, 夫復何求。
圍繞著『公正』的辯證思維, 也許是另一個這部小說的軸(甚至可能反而是主軸), 但那就不是像我這種只看一次的人可以在此做討論的…
也許該去看看奧德賽了~~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