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0年旗山第二次造街運動,造就旗山中山老街的日治街屋繁華,隨二戰結束,為帶動旗山經濟發展,1954年旗山第三次造街運動,建造太平商場,串聯旗山戲院及仙堂戲院的商店街廊道,短短150公尺街道,見證戰後文化起承轉合,從中國國民黨戰敗遷佔台灣,到228事件、黨外運動、台灣經濟起飛、香蕉興盛外銷、仙堂與旗山戲院的榮景,都可由大溝頂每間店面的故事、擺設、文物等了解與感受,是旗山近代發展史的重要文化聚落。
反太平商場自救會會長鄭淵文表示,太平商場的住戶都是60歲以上的老職人,有拳頭師、老皮箱師傅、手工刻印師傅、服裝設計師、南松大飯店主廚等等,是保有旗山歷史技藝的重要文化老街,可為台灣特色街屋。但高市府卻以惡霸的手段,不斷分化、抹黑居民,並在未召開任何公聽會、說明會議下,告知今年六月將依都市計畫法強制拆除,使居民深感痛心。
居住權是憲法的基本人權,大溝頂多數民眾認為,民進黨全面執政後,高市府竟藐視人民居住權,強制以淹水、危樓等荒謬理由強制拆除大溝頂老街,轉型正義的承諾,似乎流落在口號。為了讓社會大眾了解旗山大溝頂目前遭受的始末,了解目前高雄市政府對於居民的總總惡行,自救會與自由台灣黨、尊懷文教基金會和實踐大學的同學,共同發出共20張懶人包內容,希望社會大眾能夠了解,大溝頂這些走過文化的過程與目前遭受的威脅。未來時空,希望藉由大溝頂老街文化的保存,守住老屋聚落群,來讓旗山的老產業有機會成為地方文創,創造地方榮景。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