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陳治隆、王俊翔
一位六、七歲小女孩臉頰紅潤,頂著西瓜頭從平和酒家領一位妙齡小姐出來,穿越旗山老街,來到旗山戲院旁的「華榮經濟食堂」。食堂內座無虛席,紅燒四腳魚、五柳枝、西刀舌、壽司、媽ㄍㄧ、ㄇㄞ ㄋㄞ ㄍㄨ等等,桌上擺滿各種中、日式菜餚。小孩與妙齡女子穿越人群來到內包廂,廚房裡的師傅們,看見美麗女子進來相互竊竊私語,有人自願送菜進入包廂、有人打算在包廂牆上戳洞,一睹內部丰采。小女孩開心奔出包廂,手裡拿著客人給的小費,看這群動作好笑的師傅們,要變什麼把戲。
阿玲,阿玲,緊過來,賣底那看。一股溫柔的聲音叫住小女孩,原來是「華榮經濟食堂」創始老伴娘─量仔。量仔是旗山四保人,日治時期從四保嫁到二保,開始在旗山戲院旁經營「寶島飲食」〈華榮經濟食堂前身〉專做發泡魷魚。因旗山離海遙遠,早期能吃到的海味為乾貨,而發魷魚就成為當時搶手的美食,尤其是量仔做的特別清脆、甘甜。
食堂除賣佳餚外,更有酒來配菜。在小女孩16、7歲時,食堂內來了位家鄉是路竹的服務生,使食堂酒的生意特別好。這位服務生不但樣貌姣好,酒量也堪稱一絕,總是端菜端到一半就被客人叫去喝一杯,每一杯都是乾杯,客人看其喝地豪爽,心理開心總覺得要多喝幾杯,因此當時食堂內的酒銷路非常好。
華榮經濟食堂對面就是旗山大溝頂,當時水溝還沒有用水泥填起,可以看到清澈水流從鼓山公園一路流到中山老街。早期民間相傳,這條大溝頂屬旗山龍脈一部分,龍頭在旗山天后宮向南,鼻腔部分銜接綿延上升的大溝頂水流,猶如龍鬚一般氣度非凡,後大溝頂遭水泥填起來,就很少聽到這樣說法了。
都麗美女裝店老闆娘蔡廟玲女士,正侃侃而談家中華榮經濟食堂發生的趣事,當年六歲的小女孩現已變老闆娘,當中其實發生許多有趣的事情。
蔡女士是一個當時相當自主的女性,食堂的生意幫忙到19歲,就北上到台北羅斯福路的登麗美安學院學習女裝製作,同期同學來自各地,最遠甚至有從香港來登麗美安學師。從初階的拉鍊與縫紉等基本功、中階的車衣、高階的冬天外套、大衣等,一路學下來花了兩年時間。兩年後蔡女士開始在台北程憲治老師店裡製作衣服,因衣服的款式多樣且不斷變化,在學院學習的技術馬上不敷使用,只好跟店內資深的師傅學技術,但又不能直接問他們,因此蔡女士每當師傅把布裁好或衣服製好後,都會小心拿回家研究,布的裁剪形式、大小、衣服的縫紉技巧等等,因此在學習製衣的過程中,「經驗」對蔡廟玲小姐而言是跟上時尚的重要關鍵。
台北生活蔡廟玲小姐一直與在念書的大哥相處,兩人同租下一個月三百元的房子生活。直到蔡廟玲小姐認識在台北香寶電子公司上班的張國旭先生,兩人交往並成家後一同在台北打拼。
民國64年蔡廟玲小姐與張國旭先生回到旗山打拼,蔡小姐開始在旗山大溝頂以登麗美安諧音都麗美為名經營女裝店,生意相當好,與阿燕時裝等女裝各有各的客群,在製法上也些許不同,例如蔡小姐在裁布時會先將報紙剪成製衣布的形狀、大小,經總總比對無誤後,才將報紙放在布上做裁布,多了一分細心的思維。不過這些老闆娘看客人身材的眼色都是一樣厲害,客人一進來,老闆娘還不知道布料以及衣服款式就要先知道客人的身形,有沒有駝背、肚子大不大、肩膀有沒有垂肩、臀部是翹臀還是平的等等,再來看她的布料與衣服款式才能做出最令人穿著舒適的衣服。
旗山都麗美女裝店學徒也甚多,從美濃、內門等地來學師,縫紉基本技巧都沒問題後,最先要做的就是窄裙,窄裙做出一定水準才能做其他的衣服。老闆娘對師傅像對待家人,薪水六四分帳,若是員工自己掏腰包、花時間完成工作,老闆會補足這些金額。
如今都麗美女裝店還有在製作女裝,來這裡不只看見女裝的製作過程,更是感受旗山近代發展的故事,不管是潺潺豬肝切五角的莖蕉大王盧廷、三ㄟ郎五百斤的鄭家陽春麵,都是琅琅上口的旗山故事。故事中可以看到真材實料的是人品,就有真材實料的產品,「華榮經濟食堂」的精神在蔡女士身上處處可見,來此感受衣服上食堂的精神吧!!
補充:
1.潺潺豬肝切五角:形容莖蕉大王盧廷相當節儉,出去買豬肝都穿著真皮的皮鞋,而且已經是這麼有錢的人,豬乾都要切五角這樣細小。形容盧廷相當的勤儉。
2.三ㄟ郎五百斤:如今鄭家陽春麵人人稱外省仔麵,早期還有一個俗語叫做三ㄟ郎五百斤麵店,因為現今老版的父、母親是外省人身材魁武,民間就戲稱三個人加起來有五百斤這麼重,就用這個名稱稱呼鄭家陽春麵。
3.張國旭先生為香寶電子公司的主管,後因日本人撤資公司倒閉,與蔡廟玲女士到台中經營女裝與電子業,至民國64年才回到旗山經營。
4.民國57年登麗美安兩年學費約十萬元,當時幣價可買一棟旗山大菜市場的房子。
5.女裝製作學習兩年,西裝需學三年四個月。
6.食堂與飯桌差別在於,食堂偏向辦桌出菜,飯桌則是小菜喝酒。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