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籍勞工在台權益受損
台灣開放外籍勞工來台工作已有二十餘年的時間,在製造業、老人照護工作等等職業都能看見他們的身影,隨著引進的勞工數量逐年增加,台灣人準備好面對如此龐大、生活習慣與我們完全不同的族群嗎?新聞媒體常常報導外籍勞工虐待老人、趁雇主不注意時逃跑、圍事打架、等等負面事件,加深了國人對外籍勞工的負面印象,可事實上所有的勞工皆是如此嗎?勞工逃跑有沒有可能是受到長期不平等的對待?圍事打架是不是不同的群族交會時產生了誤會?TVBS新聞台曾經以標題「菲勞在台破10萬 民憂影響生活品質」做一篇新聞,顯示了我們的新聞媒體對不同族群仍然存在著歧視。而種族歧視、不平等的勞工待遇問題其實層出不窮,同時意味著需要的幫助和申訴管道更多,可是政府並沒有隨著勞工引進數量增加而增加配套政策,使得外籍勞工在台權益受損成為他們在台生活的一大問題。
根據內政部去年度的統計資料,在104年底以前台灣的外籍人士共有77萬多人,勞工的人數將近有58萬人,其中有86%來自東南亞國家,人數仍然不斷攀升中。隨著外籍勞工來台比例增加,顯示了我國仍然依賴著這些人力資源。桃園市群眾服務協會移工服務暨庇護中心主任汪英達表示東南亞移工來台工作最常見的有三種類型,家庭照護及幫傭、工廠勞工、漁工,這三種行業都有其風險及權益受損之處。
家庭監護工=幫傭?!
移工服務暨庇護中心主任汪英達(攝∕林宜臻)
汪主任表示:「在家庭類的移工當中屬於『家庭幫傭』的大約只有1%,其他家庭類移工都是以『監護工』的名義來到雇主家工作,監護工所需負責的工作是照護、看顧雇主所交付的對象,並不包含打掃家裡、煮飯、洗衣等幫傭型態的工作,但是大部分的雇主都認為這些事監護工都必須做,也會交代他們去做,若不服從則有可能會失去這份工作。」而大部分來到台灣工作的移工都有家人等著他們寄錢回家鄉,因為害怕失去工作無法寄錢回家,移工們經常選擇默默完成這些不在他份內的工作。
本勞與外勞在工廠的差別
我國勞工如果一天內上班超過八小時依法是可以領取加班津貼的,而且雇主也必須支付這筆費用,但對外籍勞工而言卻不是這樣,有很多的工廠為了減少支出經常要求外籍勞工加班卻沒有給付加班費用,影響到外籍勞工的權益而他們也無從申訴。依據勞動部102修正的法案中,明文指出了「申請外勞之工廠必須屬異常溫度作業、粉塵作業、有毒氣體作業、有機溶劑作業、化學處理、等政府認定符合特定製程行業別者,才可申請外勞。」這項規定就表示若非所謂「高風險」行業的工廠是不能申請外勞的,所以外勞在工廠的工作環境危險度可想而知。
血汗漁工
來到台灣出海擔任漁工的外籍勞工皆是男性,汪主任指出這些勞工在菲律賓也有做過漁工的工作,可是台灣的漁工狀況比起菲律賓實在慘無人道。「有些案例是雇主會從移工的薪水中扣除住宿、伙食費,乍聽之下非常合理,但是漁工一次出海可能是12或24小時以上,他們的工作場所就是住宿場所,直接睡在甲板或船艙中,何來的住宿費?有些船長甚至不准移工飲用自己帶上船的水,若看到直接丟到海裡,這已經是種虐待了。」汪主任忿忿不平地說道。
東南亞移工是台灣的外籍移工中最龐大的族群,卻也是最容易受到壓迫的族群,當他們受到壓迫時台灣政府也有供其申訴的管道,勞動部設置了1955外籍勞工24小時申訴專線,外籍勞工遇到不平等的待遇時可撥打專線,但是同樣的工作問題仍然層出不窮。汪主任指出這支專線雖然是政府成立的,但接線人員皆是外包給企業協助翻譯,提供了諮詢、申訴等服務。而許多外籍勞工打電話過去很容易變成在抱怨,接線人員便會將其案件當作是諮詢,問題說完了、電話掛了就結束,不會把案件轉到勞動部,許多外籍勞工覺得為甚麼打給1955卻也不見政府有動作,則是因為他們的案件被當作諮詢處理,不了了之。除非勞工朋友非常明確的表示要申訴,並且詳細的闡述過程,案件才有可能被轉到勞動部由政府人員負責。
目前除了政府設立的這支專線以外,陸陸續續也有許多NGO非營利組織開始關心東南亞移工在台的狀況。「One-Forty」是一個104年新成立的非營利組織,致力於提供技能與能力訓練給移工朋友,如此一來不論這些移供未來是否繼續留在台灣工作,都可擁有一些技能。提到移工在台遇到的問題,One-Forty志工張正儀表示:「我覺得最大的問題應該就是語言,語言不通就甚麼事都沒辦法做,雖然我們會安排一些簡單的中文會話課給移工們,但那些都是生活會話,若遇到比較複雜的對話,移工還是沒有應對的語言能力的。」
One-Forty組織看板(攝∕林宜臻)
東南亞勞工在臺灣的生活需要更多人的關心,來到這個陌生的國家工作,絕對不像我們所想的如此輕易,再加上大部分的臺灣人或多或少可能都存在著一些對外勞的疑慮,認為他們搶走了我們的工作機會,可事實上,他們做的工作都是台灣人不願意做的苦力工作,甚至可說是台灣的社會基礎有一部分是靠這些勞工在維持的,對於這樣的他們,我們應給予更多的尊重和了解,我們有著不一樣的膚色、習慣,但我們都是共同生活在這片土地上最美麗的人們。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