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東京奧運,都市礦山啟動

文字-A A +A

 

(公民記者抓地文俠東京報導)距上次1964的第18屆夏季奧運會,日本將再次主辦2020年的夏季奧運會,除了全力整建硬體設施外,還解除了311核災區管制區,希望號召大家回鄉,只為了奧運會主辦國的面子,在2020年以前「處理」核災難民的問題,已受到許多人及團體的批判。奧運會當然是個巨大商機,日本已開始行銷免治馬桶以及無人駕駛的汽車,希望參賽國買單。不過最具創意的社會設計,卻是「都市鑛山計劃」:號召大家回收不用的電子產品,從中提鍊奧運會金銀銅獎牌。

  

 

當年(1964年)的奧運獎牌由日本大藏省(財政部)造幣局的工藝官岡本太郎與田中一光所設計而製造,獎牌正面為勝利者被抬上肩的男運動員群像浮雕,反面則為勝利女神的浮雕。一共製造了金牌300面、銀牌300面以及銅牌314面。按金牌得獎數,美國第一(36)、蘇聯第二(30面)、主辦國日本第三(16面)、東西德聯隊第四(10面:頒獎演奏貝多芬第九號交響曲,而非兩國國歌)。後來蘇聯解體、東西德真的統一。奧運會期中,尚比亞共和國脫離英國獨立,10月10日開幕進場時稱:英屬北羅德西亞,10月24日閉幕時已改稱尚比亞,很具戲劇性。當然中華民國也參賽了,而且奧運聖火經過台北。 當時最讓人記憶深刻的應該是得到金牌的日本魔女排球隊了。另外,子彈列車(新幹線)以及機場(羽田)單軌鐵道的開通,基礎設施大步躍升。「奧林匹克景氣」更是明顯,包括彩色底片、小型相機、彩色電視機大量銷售。其中彩色電視機與衛星發射及電視轉播很有關係,特別馬拉松賽全程實況轉播,為史上首次。 

回到奧運會首見的「都市鑛山計劃」,在四月全面啟動,都市鑛山這個名詞是由東北大學的南條道夫教授於1980年代提出,意指都市中丟棄的電子垃圾中,存在許多可回收利用的資源。依據日本物質材料研究機構於2008年的調查指出:日本的都市鑛山中可回收6800噸的金、6000噸的銀以及其它貴重金屬。為落實C to C(從搖籃道搖籃)的都市鑛山採鑛行動,日本於2013年4月制定小型家電回收再生法,在此脈絡下,奧運會的都市鑛山計劃就成為鼓勵全民參與的亮點。

    

 

該計畫的夥伴單位之一為電訊業者Docomo,全日本的店頭協助回收手機,便利商店也將加入回收行列,最熱情參與的是各地市鎮,積極號召市民們回收電子用品。 東京都廳更率先帶頭,於第二廳舍一樓大廳設回收站,打前鋒,公民記者特別前往參與回收運動,也是奧運會的會前項目,全民都可參賽。 還記得 311台灣人捐了世界各國最多的捐款,如果再來一次(捐最多電子回收品),讓日本生產的回到日本處理,並成為奧運會的獎牌,有回收就贈紀念謝卡(Docomo 一種及都廳一種,後者有編號:6541),就是參與者的奧運獎牌,為了環境,大家一起來回收參加奧運吧!

    

  

FB留言板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5

加入時間: 2008.07.25

Juju Wang

加入時間: 2008.07.25
192則報導
135則影音
22則OnTV

誰推薦本新聞

作者其他報導

當科文雙園遇上日台雙博: 看見精彩台灣

2024-01-29
瀏覽:
5,299
推:
2
回應:
0

氣候公民會議率先在清華開場

2022-01-04
瀏覽:
2,395
推:
3
回應:
0
0:23

傷痕音景:全台火車鳴笛哀悼(湖口站)

2021-04-08
瀏覽:
2,419
推:
6
回應:
0
1:17

里山台灣隊開拔到熊本:IPSI-8

2019-09-09
瀏覽:
3,290
推:
3
回應:
0

先幸福再企業的「COOP 宮崎」照過來!

2019-09-01
瀏覽:
1,871
推:
2
回應:
0

來日本跳蚤一下吧!

2019-01-22
瀏覽:
3,491
推:
32
回應:
0

日本這間百貨公司在作社造喔!

2018-09-23
瀏覽:
5,846
推:
5
回應:
0
0:49

另類留學:75周年同學會(1943-2018)

2018-06-10
瀏覽:
3,686
推:
54
回應:
0
6:47

紅龜夾鹹菜:新竹市「太原第」文資慘案的反省

2018-02-23
瀏覽:
7,416
推:
96
回應:
0

井之頭帶頭「搔掘」:日本公民科學的實踐

2018-01-15
瀏覽:
5,097
推:
18
回應:
0

2020東京奧運,都市礦山啟動

搜尋表單

目前累積了186,199篇報導,共12,745位公民記者

目前累積了186,199篇報導

12,745位公民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