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河堤建設應與環境互利共存

2009/06/01 14:15
2,107次瀏覽 ・ 0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0
檢舉

 近年來都市快速開發,沿著景美溪岸,隨處可見政府為河川溝渠化所建築的河堤,靠近大台北市區的河床也幾乎水槽化,雖然河堤防範了河川滿水位所造成的溢流導致淹水的情況,然而,其存在卻也可能帶來像是破壞生態等問題。文山區社區規畫服務中心成員張鎔麒表示,河堤建設應該朝向從「與河爭地」的態度回歸到「與水共存」的方式,來降低原本建築河堤所造成的環境破壞等問題。

 張鎔麒指出,早期建設想法是以人定勝天與河爭地為主,導致許多空間都規畫在接近河川之地,較少思考建設可能對環境整體所帶來的影響。但就現在都市計畫的角度來看,政府在劃分河川行水區時,已規定周邊不能做建築等相關建設,但在已有居民居住的河川旁,建築河堤則有其必要性。張鎔麒認為,不能用現在的角度,對於過去這些建設的適當性,給予對錯的定義。
 張鎔麒表示,德國也是一個很常淹水的國家,然而他們並不會因為害怕淹水而建築很高的河堤來防範,反而將淹水的情況視為是正常的,甚至還會在房子內的牆上記錄每年的淹水位高度。他們將這些大自然所帶來的視為「天災」,然而在台灣卻視成「人禍」。
 張鎔麒指出,就像歐洲倡導的不與河爭地,將行水區的空間還給河道,當這些行水區朝向自然的腹地或公園綠化等,居民所擁有的是更好的生活和生態品質。
 他建議可以去除原本建築的河堤,利用兩旁的腹地製造緩坡,讓河水的容積可以向兩旁延伸,而緩坡地便可以用來發展生態系。
 然而這樣的規畫在台灣都只是構想,目前還沒有實質的工程實施,因為較難克服的是於行水區的住戶,和建築物遷移的問題,但張鎔麒認為,可以樂觀看待這項計畫實施的可能性。
 張鎔麒也提到,一般民眾都是持以短視近利的態度來看待這些環境問題,迫切希望看見環保規畫的具體成效,但日本就曾在都市更新上,花了十年的時間,只為完成一小區域的規畫,所以倘若台灣政府有心,也許十年還不足以完成,但長遠來看,這些計畫都絕對可以慢慢改善整體環境。

照片

▲河岸如建設人工水泥河堤,恐影響生態。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