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正堂定位 仍待理性思辯
照片
夜裡的中正紀念堂或是有人稱為中正廟,擠滿了人潮,但是隨著政治氣氛不斷改變,中正堂的歷史定位也不斷在動態調整當中。
照片
照片
中正紀念堂圍牆拆除與否仍陷入政治角力當中,雖然有民進黨政治人物指出,台灣已從威權走到民主,無論是中正紀念堂或是任何公共空間,人民一定希望能做最大利用、最方便親近,所以應該跟上時代腳步為人民考量。
但是台北市長郝龍斌則是強調,中正紀念堂是台北市民重要遊憩場所,也是台北市著名的國際觀光景點,因此圍牆要不要拆除,必須從公園整體設計、周遭景觀以及市民接受度等公共利益的角度進行考量。
郝龍斌父親,前行政院長郝柏村則是在四月五日,帶領以陸軍官校校友會為主的上千老兵及家屬,到中正紀念堂紀念蔣中正逝世卅二周年,向蔣中正銅像致敬,並發表抗議聲明,痛批軍隊「阿扁化」、少數將領喪失武德與人格,只貪圖官位。
當然,有人主張兩廳院園區應該改為「台灣民主公園」,行政院也已經責成內政部營建署成立跨部會「景觀空間工程規劃小組」,透過工程專業執行整個空間改造工程。
事實上,也有人以拆除孔廟圍牆為例指出,學院派建築設計者一廂情願以為拆了圍牆就可以讓視野開闊,增加孔廟的親和力,而不知道圍牆是禮制建築非常重要的元素,也是形塑傳統建築文化氛圍的手法,更何況民眾早已經習慣孔廟有圍牆了,也不會有人因為孔廟被圍在圍牆裡面,就覺得孔廟不存在,或覺得孔廟沒有親和力。
這樣的辯論己經持續了十幾年,政治的因素居多,理性的討論與思辯又太少,可能藍綠雙方都應該靜下心來,提出一個審慎而圓滿的決策。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