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團體於6月25日,以「看見亞泥 搶救太魯閣」為題,走上街頭表達訴求。活動中,主辦單位更利用音響喇叭,模擬挖礦時所產生的爆破聲,搭配著煙霧彈模擬粉塵飄散,希望一般民眾了解他們的生活狀況,卻引來兩極反應。
亞洲水泥採礦權延展效應持續發酵,20多個民間團體發起「看見亞泥 搶救太魯閣」大遊行,要求政府修正「黑箱礦業法」等六項訴求。公民團體在活動中,播送挖礦時所產生的爆破音,並製造煙霧,以模擬花蓮當地族人生活。
此舉引起民眾兩極反應,部分民眾認為可以表達訴求,但應確保並尊重其他人的權益,不是用這類方式影響附近民眾;也有民眾表示同情且理解他們的行為,民眾潘同學表示,看過了新聞畫面,加上今天的體驗,非常支持他們的行為和心情。
地球公民基金會顧問蔡中岳表示,會有此舉,也是希望更多民眾能體會當地族人每天過著這種持續爆破,房屋龜裂提心吊膽的生活。
臺灣是個尊重多元言論表達的社會,許多遊行活動雖然通過了申請,但所發出的聲響,也容易造成其他民眾之困擾,在發表言論及尊重他人權益之間做平衡,或許在進行活動前,是每個主辦單位所需更考慮周全的條件之一。
記者 劉柏均 採訪報導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