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釐米露天電影院 找回老電影獨有溫度
【35釐米露天電影院 找回老電影獨有溫度】
郡西十三番地懷舊市集 X 35閱章
膠捲電影不再只是博物館標本,現在在台南,可以親眼見證早期電影神奇的光影魔法!
免費的露天電影,在電視尚未普及的農村社會是台灣街頭巷尾的重要娛樂。但是不敵時代與科技的汰換,老式的播放機台以及露天電影院卻逐漸沒落。為了復興這個文化「熊南人電影映像工作室」,搬出運轉超過一甲子的老機台,架起懷舊的白色布幕,以及一排排座椅
結合特色商家,將入夜的郡西路彷彿拉回了六零年代。
協辦單位--壽奶茶:「目前就是要推廣我們這次的35釐米
就是那一台機器的名稱。「郡西十三番地市集」就是要把所有的風光跟人潮再現出來。主角35釐米電影播映機
目前在全台灣剩不到五組,會操作的人更是稀少。台南高祥晴師傅憑藉著四十多年來播電影的經驗,讓將近八十歲的老機台重獲新生命。
高師傅:「因為首先,這種機器要找這種零件已經很難找了。這些零件都是從二十年前放到現在的。從84.85年代就開始轉型投影機,這個就不見了。投影機做的是藍光或是DVD 是讀數位的,你知道吧,但這個不是,這是用膠捲去做的。」
正片開始之前,會有15分鐘的《醉八仙》片段 用以保護膠捲,更顯示電影酬神習俗,換片之中店家會出來撒糖果暖場,這些都成功營造出懷舊氛圍,吸引民眾不分老少一起共襄盛舉。
現場觀眾:「回憶小時候的情況。」
現場觀眾:「現在播的影片都是舊的影片,所以想說回味一下以前播放的過程 。懷舊的氣氛吧!」
在全面數位化的世代,主辦人高璞元卻反其道而行,推動35釐米電影的復興。除了不讓文化脈絡成為博物館裡的標本,更因為膠捲有著不一樣的溫度。
熊南人電影工作室--高璞元:「我沒有辦法講得很清楚,
這個都是必須自己要親身去體驗、去感受,我所講的這個溫度。因為看了以後,你才發現到這個才叫電影。看電影。」
數位科技帶來精緻影像,但也剝奪了珍貴的人際交流,藉由郡西十三番地,七八月份每個周六,台南有了不一樣的露天電影。
公民記者 陳意安 台南採訪報導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