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問題涉及價值判斷。政治人物的工作,就是在各種互相衝突的政治目的中尋找平衡點。歐美先進國家為了避免忽略掉一些預想不到的問題,因此,在擬訂法規草案前,原則上都會先委託專家學者撰寫研究報告,分析問題,提出各種可能的解決方案。擬訂草案後,一般都會附上影響效果分析報告,並且設定3至6個月的公評期間,讓社會各界表達意見。碰到爭議性大的法案,可能還會有第二次,甚至第三次的公評。
政治家與政客的區別,主要在於視野的長短;有遠見,還是短視近利。就以最近中和公寓火警釀成9死的事件為例,表面上看來,這似乎是簡單的政治習題,其實沒有那麼簡單。隱藏在背後的另一個政治習題是,住在這種出租公寓的人究竟有多少?政治人物在作決策前有掌握到充份的資訊嗎?他們要搬到哪裡去?別忘了,遇難的承租人中有一個是警察。難道他入住前不知道危險性?為什麼這麼無奈?
最近的勞基法修正案,引來嚴重的朝野對立。暫一以下,釐清各種爭議點,應該也是民主體制下的必然結果。這次修法,「過勞問題」成為勞團訴求的主軸。但所有勞資問題,都應該歸責於資方嗎?最近,園藝業界傳言,國內規模最大的「世界蘭園」已經被賣給荷蘭人。荷蘭人可能看上這家蘭園手上所掌握的多項專利。「世界蘭園」遭遇的困難,除了融資外,還有缺工問題。年輕人不願意下鄉,不願意加班,甚至會突然請假,讓業者措手不及,經營得心灰意冷。
多年前,國內的公開發行公司有員工分紅入股制度,這應該有助於增強員工的向心力,強化勞資間的夥伴關係。不過,後來這項規定竟然被廢止了。現在也許可以考慮恢復這個舊規定。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