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生活化] 陶藝中的環保概念
[Peopo公民記者王亭云三峽報導]
走進位於三峽白雞山莊的家庭美術館,彷彿走進了自然,假如仔細觀察,這裡面充滿著無限的生機。陶藝家賴唐鴉,喜歡親近大自然是他的天性,觀察院子裡的每個小生命是他生活中的點點滴滴。他總是細心觀察院子裡的各種變化,而他關懷這片土地的心也反應在他的藝術創作上。
照片
照片
將作品取名為《蛹》,是為了把作品與環境做連結。大膽拿水庫淤泥當材料來製作,製作上有一定的難度,在陶藝界中是個創舉,這也是種資源再利用。用細線將這麼重的作品倒掛起來展示,其背後的意義是想西望,環境生態是需要人們多加關照的,而人的生命也如同「蛹」一樣地脆弱。藉著作品傳達出他對環境生態的關心,以及對生命的領悟,更希望引起大家的注意,但是「我們比較弱勢,我們並沒有引起社會的共鳴與討論。」
照片
對他來說,「創作就是透過這些工具去了解自己」,他的創作與生命的探討是有相關的。在經過各時期用不同材質對生命做探討後,最後選擇用陶土做為創作的材料,是因為陶代表了他對生活的態度。它最自然,來自於我們腳下,它與生活息息相關,就像他近來推廣的「藝術生活化」。對創作者來說,「藝術生活化」是靈感的來源,創作者創造了一個環境,讓他可以藉著生活,「去發現,甚至去做互動」,然後再提出他的維繫、看法。
照片
「其實,生活本身就是藝術!」但在這個年代,當藝術被越分越細的時候,「就變成它是一門學問」,空間的擺設、東西的挪讓都是藝術,並不是只有在美術館或博物館的才是藝術。
照片
他那呵護環境的心、對藝術的熱忱與執著,和近自然的生活方式,藉由互相交流感染了踏進家庭美術館的每一個人。在這塊土地的這個角落,有這麼一位藝術家,為他的理念而堅持著。
照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