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戲劇療癒工作坊」助弱勢走出黑暗

2018/05/16 20:00
5,463次瀏覽 ・ 150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1
檢舉

【記者林雨晨/台北市報導】「透過嘉容老師的帶領,我才開始瞭解原來這東西叫做心理劇。我可以讓這些事情重新再發生,讓這些憤恨和錯誤都過去,讓自己產生新的想法。」被媒體稱為「亞斯教母」的卓惠珠分享自己參與「水面上與水面下劇場」的感想。劇團結合藝術與社會參與,推動戲劇療癒和教育成長課程,讓各種被壓力所苦的人們找到得以宣洩、正視自己的出口。

創團的開端

「水面上與水面下劇場」由張嘉容於二〇一〇年底在法國創立。當時她因為獲得文化部補助,前往法國進行駐村創作與法國演員們在巴黎「天鵝之眼劇院」演出了她的劇本《美麗沉睡者》。

《美麗沉睡者》的故事是關於一群孤單迷惘的人,在有所領悟後走出自己封閉的世界。張嘉容說她後來發現自己在做的事,都是在貫徹這個主題,都是在思考怎麼能幫助更多人,讓他們走出孤單隔閡的狀態,去跟更多人接觸。出於一份關心社會參與和重視女性議題的心,她創立了「水面上與水面下劇場」。

至於名字的由來,張嘉容說:「演員與觀眾,台上與台下的關係,就像水面,互相凝視。水面上的是故事,水面下的是心事,把心事提取出來,透過藝術轉化為故事。」

張嘉容描述水面上與水面下劇團創辦過程。 攝影/林雨晨

探索自己幫助別人

張嘉容分享創立「水面上與水面下劇場」以來的心路歷程,經歷了很多不同階段。第一個階段是以創作者的好奇心去了解世界,到各個團體、地方去聽大家的故事,和人們交流,擴大她的視野,豐富可創作的素材。

第二個階段是創作者開始覺得不滿足,想增進自己以及與人交流的深度,因此開始唸心理諮商,唸博士班,也慢慢將自己角色從「戲劇創作者」轉向「戲劇教育、戲劇治療者」;第三個階段則是想做好藝術、顧好人生、和大家一起成長。

「天使宅急便」 — 戲劇療癒工作坊

張嘉容分享到,二〇〇七年時,她在台北國際藝術村駐村時創作了一個關於女性憂鬱症的劇本,隔年在女性藝術節上演出後大獲好評,許多觀眾回饋表示能感受到劇中女性的憂鬱及痛苦,更從溫暖的結局中獲得了力量。這讓她萌生了想幫助、影響更多人的念頭,便展開了工作坊課程。

早在「水面上與水面下劇場」成立前兩年,張嘉容便開始致力推動「天使宅急便」計畫,透過台北龍門扶輪社的支持,持續跟社會弱勢或情緒、身心障礙族群工作,如外籍配偶、家暴婦女,憂鬱症族群、自閉症家屬及孩子、單親爸媽及安置少女等,用戲劇開發他們的身心、看見更多面向的自己,正視所面臨問題。

二〇一一年因為受到「林芳瑾基金會」的邀請,「水面上與水面下劇場」把天使宅急便計畫的焦點客群從一開始的婦女團體延伸到自閉症家屬及孩子,隔年更推出由自閉症家屬及其他戲劇愛好者和專業演員共同演繹的《你可以愛我嗎?》戲劇作品。這是一齣以互動式的方式即興創作的戲劇,讓社會大眾透過戲劇的觀賞,更了解泛自閉症、亞斯伯格症這特殊境遇家庭的處境,並且期許大眾能夠給予支持和理解。

《你可以愛我嗎?》演出劇照。 圖片提供/水面上與水面下劇場

在黑暗中尋找一盞溫暖

亞斯教母卓惠珠另外有個暱稱,叫做「花媽」,她的孩子國小時自閉症確診。待孩子情況慢慢回穩後,因為受到許多人幫助,花媽決定盡力回饋社會。她寫書、寫部落格、演講、主持亞斯特教節目、開書店等等,因此漸漸在亞斯界有了廣大影響力。

花媽也曾參與過水面上與水面下的戲劇工作坊。在分享參與歷程時表示,一開始張嘉容邀請她去參加時,她因忙著處理兒子的大小事而婉拒,但在張嘉容努力不懈邀請下,花媽決定嘗試。嘗試之後,她發現原來自己完全弄錯了工作坊的意義。

張嘉容用互動帶領大家,讓學員們透過表演敘述自己的故事,正視曾有過的難關或心結,並假設事情能重演會不會有不同結局。

花媽說,曾經對一位醫生很生氣,這個醫生認為她的孩子是正常的,有問題的反而是花媽,但後來證實是醫生誤診,孩子為亞斯伯格症確診。對醫生的怨氣,在參加戲劇工作坊後慢慢化解。「透過嘉容老師的帶領,我才開始瞭解原來這東西叫做心理劇,我可以讓這些事情重新再發生,讓這些憤恨和錯誤都過去,讓自己產生新的想法。」

亞斯教母「花媽」卓惠珠正分享著自己的故事。 攝影/林雨晨

喜歡上戲劇工作坊之後,花媽善用自己在亞斯伯格界意見領袖的影響力,發文分享自己的收穫,促使了更多需要幫助的家長知道這個訊息並加入。許玲慧,另一個孩子自閉症確診的全職媽媽表示她就是透過花媽的部落格知道這件事的。

「我們家裡觀念滿開放的,所以我得到的後援算是足夠。但是當一個自閉症孩子的家屬真的很容易挫折,也很容易自責,很多東西都得自己消化。」許玲慧憶述當孩子上國中後,自己的情緒出現了很大的問題。當時只能看醫生和運動,但她認為這不是一個很好的解法,因為陰影沒有消失,心裡的力量也不夠,是一個硬撐狀態。

後來,許玲慧因為花媽部落格的分享而知道了「水面上與水面下劇場」的戲劇療癒工作坊,就決定去試試看,去了之後發現那是個能夠抒發情緒、互相陪伴、被同理的地方。「我第一次明白到所謂療癒的功課,應該是從自己開始,而不是等著醫生來開藥、治療。我很訝異有這麼一群人會願意為了完全不認識,也不太了解的族群做這些,真的覺得很棒,更感謝能有這樣的機會。」

學員們帶著滿滿的收穫和領悟走出劇團,然後引領更多願意面對自我的人們回來。這不僅是參與者的自我修復之路,也是張嘉容持續推動戲劇療癒工作坊的動力。

進行中的療癒工作坊。 圖片提供/水面上與水面下劇場

採訪側記

那是個在咖啡廳舉辦的下午茶頒獎會。水面上與水面下劇場要頒發感謝狀給支持他們的台北龍門扶輪社。初見張嘉容老師,發現他是個講話非常溫柔的人,會細細地介紹在場每一個人互相認識;談起最愛的戲劇一雙大眼睛更是炯炯有神。雖然是輕鬆的下午茶會,但在老師的言談間可以感受到對這件事的重視。聽著家長們分享故事,就覺得世界上辛苦的人很多,也覺得嘉容老師能有這份關懷社會的心,更實際付諸行動去幫助需要幫助的人,是件很偉大的事。

延伸閱讀

三明治工 用藝術翻轉公益形象

輪椅國標舞 轉出新世界

伊甸輪椅舞團 舞出生命無限潛能

更多報導請看生命力新聞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