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自治區120天計畫 賦予公共空間全新價值
【政大之聲記者賴妍潔的專題報導】
曠野裡迴盪的迷幻旋律,來自這片位於市民大道和林森北路交岔口的華山大草原,有一群人正在進行一場社會實驗,他們是「野青眾」。一直以來,野青眾致力於走入街頭,創造和社會對話互動的可能。面對這片即將成為司法園區的公園綠地,他們展開為期四個月的草原自治區計畫,試圖跳脫現有體制,帶領民眾重新思考公共空間的價值。
華山大草原過去是財政部國有財產署的管轄範圍,並由台北市政府都市更新處承租盤點為都市再生前進基地,以活化公共空間為前提舉辦多場大型展覽。然而近期國產署將經營管理權移交司法院,並將此處規劃為司法園區預定用地,北市府都更處更新經營科科長胡如君,有感於草原即將在6月底租約到期後消失:「如果這樣的草地提供出來,其實他不一定只是建設成硬體的建築物,其實在上面還有非常非常多元的樣態可以被討論。」因此都更處和野青眾合作,希望能在最後這段時間為這片草原注入更多色彩。
野青眾最初期望將華山大草原打造成藝術遊牧聚落,邀請藝術團體進駐,運用廢棄木材、傢俱搭建小木屋、廚房和圖書館,讓民眾體驗自給自足的生活。隨著草原自治區計畫時程拉長,聚落也逐漸轉型為舉辦市集、講座和交流議題的廣場。儘管型態和原先有所不同,但計畫發起人莊奕凡不曾改變對草原的期待:「我們去模糊一個公共空間他本來的限制跟規則,讓大家重新去想到底我們需要什麼樣的公共空間。」他期望透過舉辦各種活動,聚集不同類型的群眾使用這塊草坪,塑造自己對都市生活的想像。
然而公共空間使用限度的放寬,卻也導致許多人開始恣意破壞,身為草原自治區行政總監的野青眾成員周能安對此感嘆:「我認為無論對廣場需要多大的使用權限,我自己的角度會站在是放寬規則而不是沒有規則。」他認為許多人只注重個人利益,卻忽視衛生環境需要共同維護。草原就像一個城市的縮影,人與人之間的協調和尊重不可或缺,若能有效解決內部問題,便有機會放大到整個台北,協助政府改善城市規劃。
野青眾一直試圖平衡自由價值和體制規範,結合藝術創作打破傳統思維,然而此舉並非國內首例。二十年前,行動藝術家張忘在現今華山1914文創園區首度進駐公共空間,並保存這塊土地發展成藝文場所。談到草原自治區被賦予的責任,身為前輩的張忘認為:「草原自治區他只是反映一個本來就隱藏在城市裡面的需求,我們爭取的目的並不是它變成我的,我們是爭取給大家用。」他期望政府可以更重視閒置空間的利用,並將綠地歸還民眾。附近居民劉澤儀談到將草原打造成司法園區的計畫:「如果說它剝奪那塊地方的話,變成那附近的居民就會沒有地方去 。」他期許政府在進行城市規劃時,能更貼近大眾,讓公共空間實際成為民眾生活的一部分。
「共同維護、分享與捐獻、尊重、負責、展現自我」是這片草原僅有的規範,也是野青眾對公共空間的期望,周能安表示:「也許這塊土地沒有辦法留下來,但其他的地方會因此放寬許多,或是我們在這個草地所有的創作模式,都有機會開枝散葉到別的城市去。」草原自治區計畫的重點不僅止於保存華山大草原,更期望拓展社會上其他公共空間的可能性,讓未來每個人都能用自己的方式,建構對於公共空間的想像。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