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用綠建築 回應百年大水

2009/08/21 18:33
2,233次瀏覽 ・ 1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1
檢舉

 

照片

 文/陳重仁(台灣綠建築發展協會副秘書長)

 年八月八號的莫拉克風災,可說是台灣五十年來最大的水難,土石流沖走了南台灣山區上千災民賴以安身立命的家園,造成生命財產與農作物的重大損失,災區的慘狀,宛如電影「明天過後」的情節,這正反應了全球氣候變遷所造成的地區性災害有逐漸嚴重的趨勢,氣象專家更是提出警告,這樣的極端氣候未來恐怕只會越來越頻繁,越來越嚴重。

治水新觀念 基地首重保水
 傳統上以堤防為主的限制氾濫區域防洪方式,目前正被新的綜合治水觀念取代,亦即除了適當的結構性防洪措施外,尚需搭配保水滯水措施,讓水往下流時可以在中途滯留部分水量,而不至於大量匯集,造成行水區沖刷與下游水患,可惜雖然這樣的新治水觀念已經萌芽,但卻來不及用在預防這次的災難。

 早期台灣鄉民生活條件不佳,硬體建設品質亦相當低落,再加上民間違建就地合法的情況普遍,尤其是溫泉區於行水區的過度集中開發,讓週遭環境更加脆弱,政府要在這些既有的建成環境中導入新的防洪措施需要時間與魄力,但為了不讓悲劇重演,未來的重建規劃,一定要將這新的治水觀念徹底實踐於新的建設中。

綠建築 對防洪有貢獻
 人類在一塊土地上進行開發,將原本具有透水與保水功能的綠地,變成大片不透水的建築物,因此落在這塊基地上的雨水量,自然就會往基地外排,下降的雨量越多,排出的水量就越大,而排出的水量越大,對基地外的沖刷效果就越嚴重,因此具有保水功能的建築物,將有助於降低暴雨逕流量,減少因暴雨沖刷所帶來的污染,以及增加整體建成環境的防洪效果。

 大家或許不清楚,完整的綠建築規劃設計,不只有節能與節水,其實應該包含基地的保水功能,像台灣綠建築九大指標,便將「基地保水」納入指標之一。「基地保水指標」鼓勵透過降低不透水鋪面面積與增加基地滲透率,以及設置可以將雨水暫時存留於基地上的措施,讓降於基地上的雨水可以盡量留在基地內,減少外流水量。想想看,若家家戶戶都能在下大雨時留一些雨水,我們的排水系統就比較不容易因排水不及而產生淹水現象,留下之雨水也可回收再利用,一舉兩得。

 美國LEED綠建築評估系統中的「永續性基地設計」亦有「暴雨設計」的項目(Stormwater Design),內容分為「水量控制」與「水質控制」兩部份,「水量控制」的設計必須在基地上導入「暴雨逕流控制措施」,讓暴雨逕流水量與流速比開發前降低至某個程度以下,做法有盡量保留綠地、使用透水鋪面,以及設置雨水回收系統、人工濕地與滯洪池等;「水質控制」的設計是在基地上導入「暴雨逕流控制措施」,以截取並過濾處理暴雨逕流水,降低流出基地逕流水的污染程度,做法例如於基地排水口設置簡易泥砂沉澱過濾措施,以及利用植栽草地固著土壤並過濾地表逕流水等。

 綠建築還有一項前提,就是盡量不要將房子蓋在有可能發生水患的區域內,美國 LEED綠建築評估系統便鼓勵盡量不要選擇離水體與河川太近的建築基地,或是將建築物蓋在被政府列為有水患之虞的區域內,除了可以避免災害外,也可避免開發行為對天然河川與水體造成污染,因此蓋在行水區附近的建築物,無論蓋得多綠,都不是理想的綠建築。

暴雨危機 可化作轉機
 更積極的綠建築觀念,乃是將開發基地選擇在已開發區域,例如具有完善基礎建設的城市或鄉鎮,而郊區與山區之低度開發或未開發區域,則應維持既有狀況,盡量避免新的開發,那些打著綠建築名義的農村綠建築開發案,是否為真正有意義的綠建築,值得大家重新思考。

 若大部分的開發行為都能有以上考量,相信在暴雨來時可讓民眾生命財產的損失降至最低,而未來的建設工程,包括災區道路、民宅與校舍的重建,更應該將氣候變遷的因素以及綠建築設計的原則考量進來,並且結合政府、民間與專家的力量,將這次的危機,化作建立永續家園的轉機。

關於作者
陳重仁,美國哈佛大學設計研究所碩士、國立成功大學建築工程學士。曾參與友達光電中科面板廠房、花旗銀行總部大樓、益通光能企業總部大樓等綠建築建案,也是國內少數取得美國綠建築協會能源與環境設計(LEED)認證的建築設計師。現職為川昱永續環控有限公司/澄毓綠建築設計顧問有限公司總經理,兼台灣綠建築發展學會副秘書長。

【延伸閱讀】
政治口水外 急迫的氣候對策(上)》趙家緯 19-Aug-09 低碳生活部落格
政治口水外 急迫的氣候對策(下)》趙家緯 19-Aug-09 低碳生活部落格
百年大水 或非偶然》張楊乾 10-Aug-09 低碳生活部落格
東京治水 鑿地下調節池》張楊乾 23-Jul-08 低碳生活部落格

環境的智慧 在京都古城》陳楊文 16-Jul-08 低碳生活部落格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