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興里改造老眷村 賦予閒置國有宿舍新生命
◎石頭裝飾牆排成OLD HOUSE NEW LIFE是順心里老眷新社的英文名子,每以顆石頭都是由里民挑選彩繪的,紀錄改造過程。
【政大之聲記者黃若瑀、許晉昇、阮珮慈的採訪報導】
文山區順興里原本有一座堆放許多垃圾的閒置公有宿舍,當地居民為了解決閒置空間髒亂問題,決定參與台北市都市更新發展局主持的地方改造計畫「打開綠生活計畫」。歷經兩年改造,該宿舍成為社區多功能友善綠色空間,打開綠生活計畫也在10月3日獲得日本Good Design Award 2018年度受賞的肯定。
台北市都更局和原典創思規劃顧問有限公司合作打開綠生活計畫,截至2017年已經改造61處公共空間。計畫之一的順興里老眷新舍原本屬於國有財產署未規畫的司法新村土地,長期閒置加上高圍牆阻隔成為當地居民丟垃圾、放雜物的危險地區,參與計畫的順興里里民陳先生提到:「那其實每天經過看到那一塊過去都是堆棄很多的雜物,甚至有時候晚上回家經過會覺得那邊是一個治安的死角。」順興里社區發展協會不忍有地方故事性的老屋被遺忘,因此向打開綠生活提出「老眷新舍之藝起眷動」改造案,希望喚起居民的重視。
發展協會在計畫通過後舉辦多場工作坊讓里民集思廣益,然而里民想要改造與創新的項目日益劇增,一度讓打開綠生活專案企劃王巧昕與團隊感到困擾,她表示:「一旦他們有機會來去改變這個空間的時候,他們就想要把這個空間變成他們舍區裡面的亮點。」雖然一一回應里民想法是件不輕鬆的工作,但居民有許多創意對她而言卻也是一種甜蜜的負荷。同時王巧昕說明團隊需要在有限的經費下做最大的改變,因而希望里民先將焦點放在降低圍牆增加照明與親切感、創造座椅形成友善空間,還有透過植栽綠化環境等重要面向。
老眷新舍的改造不同於尋常外包工程的方式,打開綠生活計畫提倡讓里民自主改造,並邀請專業人士親自授課,參與計畫的陳先生分享過程中遇到的困難:「怎麼樣把居民想的可以落實到真正的改造上面,包含我們的人力、物力、資源、財力、專業團隊等等,這些都是很多面向我們必須考量。」落實民眾意見和整合資源等困難在經過反覆檢討與修正後,老眷新舍終於在各界努力下改造成功。
降低高牆後的老眷新舍有嶄新的意象,居民彩繪的石頭裝飾牆上每一顆石頭都記錄著社區團結改造的過程;友善人行步道旁也種滿各種果樹與繽紛植物,讓社區多一塊休閒空間。順興里里長單連城對這次改造相當滿意「第一個他對社區觀光很有幫助,第二個對我們社區的長輩他有一個休閒的地方。」外部空間改造完成後,順興里發展協會也將內部空間規劃為關懷弱勢長輩、孩童以及舉辦活動的新場域。
順興里社區發展協會已經自主推動許多綠化改造,老眷新舍的成功不是結束,順興里還有許多地方可以改變,里長也說到社區未來發展方向:「盡量在在閒置的地方我們做一些些的綠美化拉,或者有一些教育的一些作法,我們就在有限的地方,做多樣的變化。」順興老眷新舍在官方與民間共同努力下成功改造,隨著參與社區事務的民眾逐漸累積,順興里的社區空間將更加多樣化。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