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報導何時適用地圖敘事?我們用公民記者欖仁居修行生活網的「南橫公路通車、徒步、單車的想像」報導來進行改作示範。
報導主要描述一對已有多年自行車經驗的夫妻決定挑戰平常人不敢輕易嘗試的路線,從關山出發,沿著南橫公路前行,並從他們的經驗分享中,讓更多人了解不為人知的南橫景色,政府也可借鏡效仿,作為南橫公路未來希望推廣生態旅遊的參考範例。
原報導雖然集結了許多風景畫面,但讀者在閱讀完畢後仍有可能不知道南橫的地理位置、南橫哪個路段封閉已久、自行車騎士又是走條路線?因此在報導的一開始我們首先置入google earth pro製作的全路線的南橫公路3D地理位置圖,呈現出南橫因為在台灣南部的山巒間,造就兩旁的壯麗景色,也擁有多樣性的動植物樣態。緊接著,我們再插入梅山口到向陽道路管制的3D地理路線圖,馬上知道直至今日仍未通車的路段,最後在自行車騎士夫妻檔的穿插畫面中加入google平面圖,呈現出他們決定走與一般人不同,更為崎嶇的路線,透過這幾張地理位置圖,讀者更容易進入情境,加深對報導的印象。
原報導拍攝抗議畫面,也表示勞工面對高工時、超時、加班等等現況,但在畫面呈現上,顯得較為單一。因此透過動畫敘事,用簡單的動畫與圖表,提供閱聽眾更為清晰的背景陳述,並活潑原先沈重的勞基改制議題,擴增多元畫面,深入淺出,點出移工難有發聲管道的現況,加深影響大眾也能擁有同理的心態。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