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一定吃過 「牛粒」回味兒時記憶
公民記者/史庭瑄 臺南報導
一大早,陣陣餅乾香氣撲鼻而來,倒入蛋液和砂糖打發成濃稠狀,再將麵粉加入攪拌均勻,老師傅小心翼翼的擠出一顆顆外型小巧可愛的「牛粒」,這款古早味的小甜點,你一定吃過。
外皮呈現金黃色澤,口感外酥內軟,甜蜜蜜的滋味是大小朋友都愛的台式西點。
這個在台灣已經超過六十年歷史的傳統西點,就是我們所稱的「牛粒」,因為外型與甜點馬卡龍相似,也有許多人稱它為「台式馬卡龍」,這位年紀已經八十五歲的西點老師傅—柯炳章,擁有一手做餅的好手藝,任何小西點都難不倒他。
「我喔,你還沒出生時,十幾歲開始做餅。」
「功夫人不像讀書人固定讀一間,這間做完換另一間,那間如果有特點就學起來,就學到那間的特點,功夫人是跑來跑去,去那邊那個師傅有特點,就學到那邊的工作,不是像讀書一樣,一定那科就讀那科,不一樣。」
經驗老道的柯老師傅,戳揉麵團、控制火侯,還有擠花時拿捏的力道,每個步驟都會影響「牛粒」的賣相與口感,對沒有受過教育的柯老師傅來說,每一次的失敗都是讓他重新學習的重要關鍵,也因為一次次的摸索,練就他一身絕頂真功夫。
「不是說這樣亂攪,這個要照那個比例做的,不是說糖比較多,油比較少也不行,油比較多也都不行,有一個比例的啦。」
「做久看久就知道了,就這樣做,看哪裡失敗自己抓這樣而已,知道哪裡失敗才知道,你只有學習,像你們讀書只有教你而已,失敗要問誰。」
在台南餅店小有名氣的柯老師傅,年輕時跟著前輩勤奮向學,與妻子陪伴一同努力奮鬥,柯老師傅的堅持,讓台式西點「牛粒」發揚光大,光鮮亮麗的背後是長時間付出心血與時間所換來的。
「有好有壞,要玩樂沒有啦,不能說今天禮拜六休息,禮拜日休息,像這樣生意不用做啦,生意在做是賣禮拜六和禮拜日啦,生意比較好做啦,大家有空會出來,如果禮拜六禮拜日沒做,當然一個月做二十日生意,這樣不會賺錢,做生意就要勤奮啦,不能跟著人家,你如果這樣認真打拼,十年後你的經濟就會好。」
已經八十五歲的柯老師傅,目前由長孫在外獨立經營台式馬卡龍事業,改良傳統「牛粒」外觀,為「牛粒」換上新衣,柯老師傅也希望把這項做餅的技術讓家族繼續傳承下去,也將這個懷舊甜點「牛粒」的美好滋味永久保存。
-
彩色馬卡龍圖片取自柯小弟臉書專頁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