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運環狀線興建 十四張古厝建築消失
NS. 環狀線捷運列車行駛聲音
標一:交通更便捷 環狀線預計年底通車
記者 何元凱:「記者現在所在的位置就是捷運環狀線的中和站,環狀線於年底通車之後,也將大大縮短自新店到中和板橋新莊間居民的通勤時間,對於新北市的居民來說,也是一大福音。」
新北捷運環狀線第一階段預計在2019年12月通車,全長15.4公里,沿途經過14座車站,通車後,搭乘捷運往返新北市新店、中和、板橋、新莊,不必再經過臺北市,縮短民眾乘車時間並分散運量,減少轉乘站的擁擠。
CG 捷運環狀線路線示意圖0:28 ~ 0:33
CG 捷運環狀線路線示意圖0:41 ~ 0:45
然而,重大公共建設總是伴隨著一連串的土地徵收,位在環狀線十四張站充滿許多富有年代的歷史建築,也遭遇同樣的消失危機。
標二:環狀線起步 譜出都市鄉村悲歌
記者 何元凱:「這裡是新店十四張的周邊,因受到捷運環狀線興建影響,許多歷史建築也面臨被拆遷的命運。」
走進十四張的周邊,會發現一塊未經開發的土地,四周都可以看見許許多多的農田,很多歷史建築也都保留至今,提供我們為下一代說故事的題材,但這樣的景象,似乎不是一個直轄市該有的樣貌,站在政府立場,當然希望此地方能發展活絡,而在政府規劃的捷運環狀線當中,將南機廠及捷運站設立於十四張周邊。也因此影響當地的劉氏宗祠、利記公厝、斯馨祠被迫拆遷。
斯馨祠廟方副主委 陳朝元:「當然是感覺可惜啊,這是古蹟的東西啊,為了政府的政策,不遷也不行,總講一句,拆是不得已的,希望說以後政府可以多贊助一些來遷廟的費用,這尚要緊啦。」
許多當地居民和學者對於拆遷必然感到可惜,但這兩難的議題,移地重建或許已經是最妥善的辦法。
標三:尋求平衡點 延續長遠價值
新北市政府捷運工程局土木建築科股長 楊采霏:「環狀線在當初規劃的時候,事實上台北縣、後來的新北市都已經達到一個程度的都市發展,所以呢捷運當時規劃的人員就把機廠選擇在十四張農業區這個地方,我們非常感謝他們能夠提供這個土地,然後讓我們來成就這個公共建設。」
根據文化資產保存法,十四張周邊建築的拆遷完全合乎規定,對於拆遷的對與錯,其實並沒有正確答案,只能期許在建物保存與都市發展找到一個最佳的平衡點,讓政府與地方都能滿意。
新北市文化局主任秘書 翁玉琴:「因為公共建設的需要,所以它們(古厝)有經過了拆遷,那拆遷目前呢,還有包含他們拆遷後的一些的木料啦,或者是,這剪黏啦雕塑等等,我們統統有把它很妥善的保存。」
新北市議員 陳儀君 :「我想身為一個議員的職責,就是我們會陪伴著所有歷史建物還有這些民眾們,我們來監督現在政府的執行進度。」
大型建築,旱地拔起,十四張周邊處處大興土木,早期偏遠的十四張,未來商機無限,但在都市發展的背後,是否必定伴隨著許多犧牲?歷史建築要如何與嶄新大樓並存,傳承建築背後的故事?被拆掉的古厝,又能否完好無缺的重組拼湊?生活在這塊土地的我們,只能用時間等待最後的答案。
記者何元凱 羅翊晨 採訪報導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