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詩《九歌》重出發 文大戲劇系突破歷年框架
This is a modal window.
新聞標題: 史詩《九歌》重出發 文大戲劇系突破歷年框架
導言(主播念,採訪者不需要):
中國文化大學藝術學院在今年年底於松山文創區三號倉庫,在系主任劉慧芬教授親力統籌下由中國戲劇學系全師生推出史詩《九歌》重建新作。劇本以楚辭《九歌》為底,加以重解建構,打造跨界實驗新劇,帶領觀眾重新體會《九歌》人神和諧的靈性關係。
中國文化大學藝術學院今年將由中國戲劇學系全系教師帶領系上優秀學生共同重現史詩《九歌》,原一貫風格屬傳統戲曲的詮釋手法,經由重解建構,打造跨界實驗新劇,與現代戲劇做結合,於松山文創三號倉庫,利用空間設計交織出整體結構的奇幻感。
中國文化大學戲劇系系主任劉慧芬:「我們故事的取材就是打破了傳統的一個完整故事架構的敘述方法,那以前傳統的戲不管怎麼樣的情況下,他都會告訴你一個清楚的情節,有一個很清楚的邏輯,有一個很清楚人物事件的一個走向,但是我們這次《靈戲 九歌》他基本上就是九個段落,講的是六種不同的生命跟人跟在這個生存上大自然的對應關係,跟親人之間的關係,跟戀人之間的關係,那還有就是國殤禮魂的關係。這個生命議題始終都是延續的,所以我們在這個過程裡面把這六段事件從《九歌》基礎的狀態把他延伸出來,然後賦予他現代的精神意義。」
而此次《靈戲 九歌》的戲劇呈現方式不同於傳統戲劇舞台。觀眾只要一踏入松山文創三號倉庫時,可以自由在劇場內移動,選擇位置、觀看角度,也可近距離與表演者互動。
中國文化大學戲劇系系主任劉慧芬:「我們打破了傳統鏡框式的舞台的演出形式,鏡框式舞台就是一個固定的牆面,觀眾就是坐在前面,演戲的在後面,大家是個很安全的距離之下在看戲,可是我們這次選在松菸的三號倉庫,他不是一個正式的劇場,有一個很高的台子,非常長,那我們就把這六段戲放在台子上面,重點是我們的觀眾要隨著我們戲的情節來移動他的位置,演員也是走到觀眾裡面,跟他們有近距離的接觸。」
同時,導演們對於整部戲與舞蹈以及服裝設計在構思上相互激盪,將傳統融入在內,與現代戲劇緊密連繫。劉慧芬期待觀眾透過現場氛圍感受到所要表達的奇幻感,呼應《九歌》的神性內容,進而產生深刻的心靈感悟。
以上新聞由華岡電台記者 廖慈欣 採訪報導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