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大數位化創辦人文物 以利保存與流通
文化大學圖書館致力於將文大創辦人張其昀的文物數位化,包含珍貴手稿,書信及照片。張其昀是中國人文地理學的鼻祖,發表了三百餘篇的論文,在沒有電腦的時代,這些著作都是張其昀一字一句親筆寫下。張其昀過世後,遺留下文物因陽明山濕冷的氣候日漸磨損,文大著手將這些文物數位化,圖書館館員林汶岑表示:
「我們在整理張其昀先生的文件檔案數位化的過程當中,會先整理他的原件,然後會把原件清冊去做一個建檔,接下來會進行到數位化的部分,把原件去做掃描,再來掃描完我們會去做無酸保存的部分,然後我們會去做掃描影像的後製,我們會把每一個掃描數位化後的影像去做一個浮水印,加浮水印,之後我們會把資料匯到我們的系統的後台,然後去做資料的比對,然後作欄位的一些建檔,然後我們會輸入一些撰寫的說明這樣,然後就把資料放在前台讓大家看到,就是針對這些資料做的一些敘述,讓大家可以知道這些是什麼內容。」
將這些文物數位化的過程相當繁瑣,且曠日廢時,張其昀留下的照片和文字讓人對早期學界的發展與運作有更深的認識,讓人能鑑往知來,應用在現今的學術研究,林汶岑表示:
「就是我們希望藉由整理這些資料阿,然後給大家去作申請跟研究,還有瀏覽跟檢索,大家可以從網站看到這些照片背後的一些故事跟他可以使用的一些學術的價值這樣子。」
文大圖書館現在仍在做文物數位化及保存的作業,目前整理了約八成的文物,數位化的內容都已經放在文化大學官網上。讓這些文物不因時間和環境而消逝,張其昀求學的精神得以永久流傳。
以上新聞由華岡電台記者 蔡亞哲 採訪報導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