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青文化,由偏見到藝術
「當年的時空背景,刺青就是混黑社會的。」陳憲信先生一語道破了早期台灣對刺青的偏見。然而,2020年的今天(4月28日),在IG上搜尋#刺青,有85.3萬則貼文,搜尋#刺青女孩,有2.9萬則貼文。顯示刺青在現在社會相對普及。
照片
陳憲信先生女兒的刺青。(圖片/陳語田攝影)
從訝異到接受
「我現在可以完全接受她的決定。」陳憲信先生認為,愛女是一個乖巧、中規中矩的孩子,以愛女的個性,應該會排斥刺青。面對愛女沒有先和家人討論,刺青完才告知的行為,沒有生氣,只有訝異。後來,與愛女聊過,理解刺青對女兒的意義,便全然的接受。
偏見的轉變
「近年來,刺青漸漸被當成藝術看待。」陳憲信先生表示,年輕時也曾經想過要刺青,最後考量到在當時的社會印象中,刺青是混黑社會的標誌,因此作罷。這樣的偏見一直烙印在心中,直到友人的女兒開了刺青店,還有認識多年的寵物醫生刺了寵物刺青,才讓陳憲信先生對刺青有不同的看法。
年輕人的看法
吳亭萱同學:「刺青是個人的選擇吧。很多人的刺青都是有意義跟紀念價值的,我認為是很棒的。我並不覺得刺青就是不好,就只是選擇不同而已。」王喻嫻小姐:「刺青就是個人自由阿。通常去刺青都有特別的理由吧。」吳亭萱同學與王喻嫻小姐,還有其他幾位20歲上下年輕人都表示,曾經有想過要刺青,可是家人不可能接受。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