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中的綠洲會勾起市民三種感受。這些資訊其實點出了都市空間即使受限,但並未框住人們欲將自然帶入都市的渴望。
以色列特拉維夫天際線及都市綠地(Good Free Photos, CC0)
猶記自80年代起,科學雜誌便已點出大自然自淨能力一旦被破壞,便難以幫助降低空氣中的汙染物濃度,產生的負面環境影響,會漸漸擴大成全球性空污災難,讓人暴露於致癌微粒風險中。
而都市中的公園,即使面積小,卻保有一定程度的自淨能力。2014年就有研究以實驗監測以色列特拉維夫的都市公園,證實了公園綠地是能夠有效減少空汙以及噪音,尤其在塵土飛揚特別嚴重時,減低PM10和NOx(氮氧化物)的效果更為明顯。
當然,綠地的功能不僅於此!
綠地多 人民幸福感就高
除了整治空氣汙染,綠地還能帶給人類滿滿的「幸福感」,怎麼說呢?聯合國今年3月剛熱騰騰出爐的「世界幸福感報告(World Happiness Report)」認為,即使是短暫徜徉在綠意之中,也有助於大眾舒緩壓力。因此,公共空間若能多營造綠意盎然的自然環境,將有利於民眾體格鍛鍊、增進社會互動,也能減低環境壓力、避免呼吸系統疾病或心血管疾病。如此一來,人民幸福感也會跟著提升。
但可惜的是,盤點台灣人口密集度相當高的城市,其綠色空間卻沒有想像中的多。「2018年世界都市文化報告」顯示,台北市僅有3.4%的土地面積是綠地,相較於芬蘭赫爾辛基(Helsinki)的40%,是遠遠不足。而前者在2020年世界都市幸福感排名中,被評列為47名,後者則位居第1!顯然,綠地空間的多寡,確實與人民幸福感息息相關,台灣還有很多努力空間。
2020年世界都市幸福感排名,台灣排名47(World Happiness Report, CC BY-NC SA)
都市中的大自然 可以很多元
除了綠地,城市中的藍色空間(湖泊、池塘、河流)也能減低汙染、增加幸福感。丹麥的阿爾路斯(Aarhaus)城市就透過市政規劃、國家立法、和社區參與,營造出都市中各有特色的藍色、綠色地帶。他們的規劃和成果讓筆者想到生態學裡生態區位(niche),每個物種都有自己獨特的生存環境和生活習性,能夠與其他物種作出區別,像是覓食的地點、食物的種類大小,還有活動的季節性都會有所不同。
而阿爾路斯市透過在地公民參與營建各項綠地建設,就是依照居住者的各種物理、化學、資源需求,建出不同生態棲位的綠地,可說是相當客製化的都市綠地設計,也讓該市一舉摘下2020年最幸福城市第2名的殊榮。
丹麥都市綠地夏季的花叢(Rachael Rosenstein, CC BY-SA)
當然,都市綠化(urban greening)的好處還有降低城市犯罪、為野生動物提供棲地、減緩都市熱島效應,真的族繁不及備載。而現今陽台美化、屋頂綠化、牆面爬藤或是都市菜園日漸普及,代表人們越來越熟悉綠化概念。
近期就有研究者透過手機應用程式來了解城市中的自然對人們的影響,發現都市中的綠洲會勾起市民三種感受,分別是「想認識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野生動物」、「欣賞行道樹」、以及「讚嘆繽紛、廣闊且富於變化的天空和景緻」。這些資訊其實點出了都市空間即使受限,但並未框住人們欲將自然帶入都市的渴望。因此,城市規劃者在優化都市設計時,不妨多考慮「以自然為基礎的解決方案」(natural-based solutions, NBS)。
【參考資料】
How environmental quality affects our happiness
Lessons from Denmark: Enhancing Human Well-being with Urban Green Spaces
Air pollution is changing the way we raise our kids
Air pollution afflicts nearly all of U.S. national parks, 33 at city-like levels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