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雙連公園救綠地 居民參與工作坊 建立溝通橋樑

2020/06/09 21:34
2,871次瀏覽 ・ 135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1
檢舉

大家的公園一起救:用參與式工作坊擘畫出屬於在地的公園
公民記者黃昱維 台北市報導

雙連與民權西路站間的捷運線型公園雙連段(以下稱雙連公園),有著大片的綠地、小土丘,旁邊有著數十年歷史的雙連市場。對於當地居民來說,上市場買菜、帶小孩到公園玩,是日常生活再也平凡不過的幸福。今年5/1公園張貼了一紙施工公告,讓居民驚覺這種日常可能將改變。為了要要帶動區域發展、更新老舊設施與市容維護,新的雙連公園設計延續心中山的設計,雖然是政府美意,但原有的大片綠地卻變成水泥廣場與人工草皮,取代了自然生態與綠意盎然的生活空間。

雙連公園綠地保留自救會的誕生

由三位曾就讀成淵高中的23歲青年發起,他們也是當地居民,對於這塊綠地有著深厚的情感與回憶,在保留綠地的共識下,很快的就有當地社區規劃師、建築師、都市規劃人員與文史工作者等相關專業人員的加入,希望能帶領當地的居民擘劃出屬於當地的公園,保留綠地、更新部分老舊設施、結合在地文化,發展成一個具有特色的公園。

初期與施工單位的對話

起初曾在五月中辦過一場協調會,當時因為缺乏經驗與溝通的橋樑,演變成市場攤商與施工單位的緊張關係。所幸在有專業背景的當地居民加入下,在6月5號晚間舉辦了一場參與式工作坊,讓居民加入討論心目中公園的模樣。在這邊大家都是平等的,透過老師的帶領下,能夠收斂每一組的意見並做總結,透過各個階段多次滾動式的討論,最後將居民共識具體化的呈現,向相關單位反應與溝通討論。

參與式工作坊 居民對在地的了解加入討論

工作坊沒有辦法一次就完成提出整體規劃,要透過多次的居民參與滾動式討論,呈現結果,帶領居民與施工單位溝通。雖然需要更多時間與耐心,但也因為這樣的特性,能充分表現民意,共同討論參與,深入地方了解發展脈絡與需求,更是一個多方溝通良好的管道,大家平心而坐,理性處理問題。

不同以往地方工程案前的工作坊,多由政府委託民間單位執行,這次雙連公園的工作坊,是由自救會居民主動發起,希望釋出善意,整合居民意見提出具體規劃,再向政府與施工設計單位討論。工作坊的參與成員是自由參與,完全是由民間自救會發起,不代表政府或施工單位,也沒有公家資源,公開透明,討論開放,達到公民參與的典範,工作坊也邀請施工單位捷運公司代表出席,了解民意,互相討論,也期許雙連公園能在大家共識下,達到共榮共生,打造出一個出一個富在地自然文化特色的景觀公園,成為西區的休閒亮點。

工作坊的操作過程

主持人會說明進行方式,討論方式分為四組,居民自由加入,各組桌面擺放大張的平面圖,並由一名具相關設計規劃背景的桌長,引導居民發表意見,讓組員間溝通討論。桌長適時收斂總結後,發表自己組內討論的內容。第一次的討論,每組發表了公園的優缺點與希望增加改造的設施,討論的過程中大家會思考、彼此溝通,聽到不同對公園的情感、願景與故事。之後持續幾次滾動式的討論,加入樂高小道具擺放在平面圖上的作法,讓想像中的設計更具體。

居民與捷運公司溝通討論 以期達到共識打造舒適公園

接下來自救會將持續推動工作坊的進行,利用多次滾動式的討論持續推進,與負責設計施工的捷運公司雙向溝通,彼此交換意見,達到讓市民生活空間更美好的共識。
當公共建設需要推行至社區時,可以透過參與式設計工作坊,由專業設計師引導,大家用理性平等的方式討論,讓每個人都能有發聲的機會,透過多次討論,整合社區居民的共識,也能凝聚對在地的情感與關懷。而自救會也希望藉由工作坊的模式,讓公共建設執行之前,能夠聆聽在地居民的意見,符合民意,這也將成為健全的公民參與模式,提升公民素質並帶動都市發展。

--相關連結--
雙連捷運公園綠地自救會FB https://deye.pse.is/SSSNK

台北捷運回應新聞稿  https://deye.pse.is/metror10park

雙連大溝打勾勾FB https://deye.pse.is/TAZBY

25.059318, 121.520641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