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數位資源運用與農村發展工作:以台南縣為例

2007/08/13 15:06
3,695次瀏覽 ・ 1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1
檢舉

文/鄭秀娟/台南縣北門社區大學主任
*本文於WIKIMANIA 2007 The International Wikimedia ConferenceBoF分享


  農村,是供養社會生命的地方。在資源集中於都會之際,農村的貧瘠越見嚴重,這可以從農村人口老化、青年離鄉、基礎建設不足、資訊刺激不足等層面可見。而無距離成本、能使資訊迅速擴散的數位工具,應該能減少資源集中造成的農村文化刺激低弱問題,並能增加農村的行銷力。但是,觀察台灣農村現況,數位工具在農村發展的貢獻不僅不大,反而因為都會人口高度運用數位工具,而農村主要年齡層的中老年人在運用數位工具時所面臨的層層障礙,而拉大了城鄉落差。

     因青年外移與人口老化問題,農漁村已面臨存亡危機,以農業大縣的台南縣為例,老年人口平均占13%以上,部份農漁村老人人口甚至高達20%,而龍崎、山上、北門等人口較少的鄉村,常常可見一個村莊只剩一兩位老人常居,等這些老人離世時,青年就更不可能再回鄉。

     目前,鄉村裡還為農村價值奮鬥的小農小漁,他們的生存空間也在全球化、財團化的主流下岌岌可危。我們身為返鄉的少數青年,無時不省思該如何提升農村價值,提振農村活力,為農村地方產業尋求出路!這些問題並非數位工具可以解決的,但是,對農村發展的工作者而言,數位工具有其無距離成本、行銷無遠弗屆等特質,可以成為農村發展的利器。但是,我們該怎麼做?

      免費、共享的自由軟體是相對貧窮的農村的首要選擇,不僅僅因為自由軟體不用版權成本即可取得,而且因為共享精神,能快速積累群體力量、快速傳銷農漁產、地方特產,才能誘發農村住民跨越數位工具的學習障礙。就理想而言,偏遠的農漁村可以運用數位資源更有效率地進行學習、主動傳播、積極行銷,而在這過程中,我們希望壯大農漁村的民眾參與力量。但現實是,在農村進行數位學習或運用數位工具,得先進行數位工具的基礎教學與運用,而台南縣這31鄉鎮的農業大縣,該如何著手?

       北門社區大學與台南縣政府於2007413舉辦「數位資源與農村發展」座談會,邀請自由軟體界的朋友,為縣府公務員及社教界朋友,分享WIKIGIS、公民新聞等發展概念與運用現況。經過會前會後的多番討論,我們擬定台南縣農村發展結合自由軟體資源的短期行動策略如下:

1.由台南縣政府公開釋出鄉土教材「南瀛探索」的圖文版權,以GFDL (GNU自由文檔協定證書GNU Free Documentation License)方式,授權予中華民國維基媒體協會、台灣二十一世紀協會,以作為台灣大百科、WIKI百科或教科書等相關計畫運用、增修。

2.將「南瀛探索」鹽份地帶資料彙編至WIKI百科、WIKI教科書,並編修入鹽份地帶之人文、生態、農漁村變遷等近期研究資料。

3.google map等數位地圖資源,建置前述之資料,並增加綠色旅遊所需資訊,包含農漁產業。

4.針對中小學教師舉辦WIKI協作人才培訓工作坊。

5.培訓社區公民新聞報導員,借由公視PeoPo新聞台,讓社區人以簡單的數位相片、圖說、3分鐘以內的簡單DV影像,主動、即時報導社區事。

6.培訓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