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油漆畫水行俠 謝森山手繪電影看板一甲子

2025/01/06 09:00
56次瀏覽 ・ 0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1
檢舉

【記者盛琳/李嘉璇桃園市中壢區報導】隨著數位印刷和現代影城的崛起,手繪電影看板這項傳統技藝逐漸被遺忘。謝森山身為全台僅存唯二的電影板繪師,堅守這項技藝超過一甲子。他將僅有的五種油漆顏色,透過精湛的調色技術,變成栩栩如生的電影人物形象。在他的創作中,《水行俠》和《賽德克巴萊》的電影看板更是令人印象深刻,彷彿讓觀眾能夠觸摸到電影中獨特的情感與氛圍。數十年來,他繪製了無數電影看板,在他的畫筆下,每一幅作品都記錄了電影的故事與情感,留存於城市的街角與影院門前。

↑ 謝森山與他手繪的賽德克巴萊電影看版。攝影/李嘉璇

謝森山出生於1946年,來自一個經濟拮据的家庭中。父親生育六個子女,身為長子的謝森山,從小便承擔起家庭責任。

他回憶道:「在我十五歲那年,我決定放棄學業,走上學習手工技藝的道路。當時,父親希望我能繼續讀書,然而,經濟壓力讓我不得不提前步入社會。」於是,謝森山進入了一家廣告社,成為一名電影看板的學徒。在那個年代,學徒沒有薪水,只能做些雜事,如端茶遞水和打掃工廠,學藝的過程完全依賴觀察和自我學習。他提到,師父們忙碌於日常工作,不會主動教導學徒技藝,只有真正有心的學徒才能從旁邊偷偷學到一些畫畫技巧。謝森山便是這樣一位充滿毅力的學徒。「每當師父以及學徒結束一天的工作,回家休息時,我都會偷偷留在工作室,畫到深夜才回家。」

謝森山展現出過人的觀察力與繪畫天賦,能快速掌握人物輪廓的打稿技巧,這讓師父開始願意手把手地教他一些更高深的繪畫技巧。兩年後,還未滿二十歲的謝森山順利出師,成為了一位真正的電影看板師。在那個時代,出師意味著他不僅學到了足夠的技能,還可以靠自己的技藝養活自己。然而,真正的挑戰才剛剛開始。

桃園少年到台北匠師,謝森山的電影看板進階之路

在謝森山的繪圖生涯中,台北的影響無疑是關鍵的轉折點。當年,未滿二十歲的謝森山,在出師後與師兄一同半夜騎著腳踏車,從桃園一路來到台北的西門町,只為一睹當地戲院看板的繪畫風格。台北的看板繪畫技術與風格,與他在桃園學到的有著明顯的不同,這讓謝森山萌生了強烈的學習慾。即便已經出師能夠獨立接案,仍然希望能夠將台北的繪畫技巧融入自己的創作中,提升自身的技藝。

這趟台北之行對謝森山的影響深遠,回到桃園後,他便向自己的師父提起,想要拜師台北師傅的想法。師父理解他的熱情與決心,便帶著他前往台北,尋求台北風格、更鮮豔生動的繪畫技藝指導。在台北的學習期間,謝森山進行了更為深入的繪畫技巧探索,不僅學會了當地戲院的繪畫風格,還掌握了更複雜的打稿與上色技術。

一年不到的時間,謝森山便學成回到了桃園。這一次,他不再只是初學者,而是能夠獨當一面的電影看板師傅。他的技藝受到了當地戲院老闆們的認可與喜愛,開設工作室後,便有戲院老闆上門邀請他繪製看板。

數位化時代的挑戰與堅守

大約在1980年代,傳統手繪看板逐漸被數位海報取代。這對像謝森山這樣的手工藝者來說,是巨大的挑戰。使用電腦影像直輸,與手繪相比,數位化生產省去打稿時間,所以速度快、效果穩定且成本低,這讓手繪電影看板的市場需求急劇下降。然而,謝森山並未因此選擇放棄,他依然堅守著這門技藝,並相信手工的溫度與情感是數位化無法取代的。

繪畫過程中,他先在公司提供的海報上畫格子、抓比例,接著在巨大的電影版上打出人物的草稿,再一氣呵成地勾勒並上色。卡通電影的看板他一天就能完成,真人電影則需要二到三天才能完工。

相比數位海報,手繪電影看板具有立體感與細緻度。數位輸出的海報由色塊組成,層次較為平面,而手繪作品則能呈現出更為豐富的細節與層次感。此外,手繪電影看板的色彩穩定,即使長時間曝露在戶外也不易褪色,這是數位印刷難以比擬的優勢。這些特質讓一些老戲院老闆依然願意支持手工繪製看板。

然而,市場的變化對謝森山來說,仍然是一個巨大挑戰。他曾經有過忙到無法抽身的日子,隨著時代的轉變,找他繪製看板的客戶越來越少。儘管如此,他依然保持著對這門技藝的熱愛,每當有機會,他仍會拿起畫筆,為客戶量身打造屬於他們的宣傳海報。

↑ 謝森山幫電影賽德克.巴萊繪製的電影看板。攝影/李嘉璇

↑ 謝森山幫電影訓龍高手繪製的電影看板。攝影/李嘉璇

↑ 謝森山幫水行俠繪製的電影看板,以及豬哥亮個人的電影看板。攝影/李嘉璇

↑ 謝森山幫電影正義聯盟繪製的電影看板,以及在東京繪畫的李小龍和奧黛麗赫本。攝影/李嘉璇

謝森山拿油漆作畫,用五色創造繽紛

近年來繪製電影看板需求的減少,導致專用防水顏料停止生產。為了應對這一變化,謝森山不得不轉用牆面油漆來完成他的創作。這種油漆只有五種顏色,但憑藉他多年的經驗和敏銳的色感,他能將這五種基色調出豐富的色彩層次,為電影看板賦予立體感和細膩的光影效果。

油漆乾燥快,特別是夏季更是如此。為了避免這問題,謝森山無法在工作室開冷氣或風扇,只能在悶熱中快速作畫。畫板上的每一層色彩都必須在短時間內完成,否則一旦乾燥便無法再進行色彩的漸層混合。這種技藝需要極高的專業技巧與快速反應,然而,謝森山的手繪電影看板不僅在色彩上栩栩如生,還保持了防水不褪色的特性,即使放置多年,依然能保持原本的鮮豔度與立體感。這種技藝上的突破,讓他在數位化浪潮中,依然保有自己的一片天地。

↑ 謝森山的繪畫工具。攝影/李嘉璇

延續與傳承:謝森山的公開交流與教育貢獻

謝森山面對手繪電影看板逐漸被數位技術取代的現實,仍然堅持創作,近年來雖然身體狀況不佳,很少接商業委託,但他的熱情依然不減。他相信,只要有機會參加公開活動、教授學生或與不同機構合作,他就會繼續拿起畫筆,將這門技藝的精髓傳承下去。

他曾參加過許多國內外的文化展覽,例如,遠赴東京參加「台灣嘉年華展」,在展覽中現場彩繪了經典人物李小龍的電影看板,展示了手繪電影看板的獨特魅力,吸引了眾多參觀者的目光。此外,他還受邀參與「台中眷村文化節」,並現場繪製了復古風格的《筧橋英烈傳》電影看板,將老電影與傳統技藝相結合,完美呈現手工繪畫的溫度與歷史感。在這些文化活動中,謝森山的作品充滿了濃濃的懷舊氛圍,不僅喚起了觀眾對過去的回憶,也重新賦予了這門技藝新的生命。

除了這些文化展覽,謝森山也經常在廟會活動中展示他的作品。例如,在「三朝祈安清醮大典」,其中,他以手繪看板的形式展示了台中風神廟和當地特產美食景點,為這些傳統活動增添了藝術色彩。這些看板不僅展示了台灣地方文化的精髓,也讓這門逐漸失傳的技藝得以融入現代的生活情境中。

面對手繪看板逐漸被電腦技術取代的現實,謝森山仍然堅持創作。他相信,只要還有機會參加公開活動、教授學生或與不同機構合作,他就會繼續拿起畫筆,將這門技藝的精髓傳承下去。他的作品不僅是電影宣傳的工具,更成為了藝術收藏品,讓人們在欣賞的同時,感受到台灣傳統文化的深厚底蘊。

↑ 謝森山與他繪畫的看版。攝影/李嘉璇

採訪側記:

走進謝森山的工作室,映入眼簾的是牆上無數幅手繪看板,色彩鮮明,栩栩如生,讓人彷彿置身於電影世界中。從奧黛麗·赫本的優雅到水行俠的英姿,甚至豬哥亮的搞笑形象,每幅作品都流露出謝森山的精湛技藝與無限創意。即使已經七十八歲,他的濃密黑髮和紅潤臉頰絲毫不見衰老,反而讓人感受到他對藝術的熱愛與活力。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