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試讀心得021]摘鬱金香的男孩 A Feher Kiraly (The White King)

2010/02/06 10:26
3,863次瀏覽 ・ 1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1
檢舉

摘鬱金香的男孩

作者:喬爾吉.德拉古曼
原文作者:Gyorgy Dragoman
譯者:余澤民編者:Gyorgy Dragoman
出版社:圓神
出版日期:2010年02月25日

當身邊最重要的人離開後,如何在想念的煎熬裡,活得像鬱金香一樣燦爛?
爸爸離開的那一天,交代我要當家裡的男人。
在爸媽結婚紀念日當天,我代替爸爸摘下一大束鬱金香送給媽媽,我看著自己的手,多希望這就是爸爸的手……

在孩童的眼光中, 世界是和成人迥異的。
國內作家, 如侯文詠(頑皮故事集), 張大春(我妹妹)等, 都有以小孩子的眼光去看大人的世界。不管是對被吃掉的西瓜嚎啕大哭, 或是研究自己不說話會造成大人有什麼反應, 都是讓人捧腹大笑, 覺得這世界被這群小鬼頭這樣子一搞, 還真是有趣。

如果像黑色追緝令那部電影, 在面對面槍擊的狀況下, 子彈射了好幾發, 卻打不中站在前面完全不動的兩個人, 當下就從黑道片變成了爆笑片。那麼, 在孩子獨特的想法, 對生活及自我行為的詮釋和他人不同的情況下, 出現的無厘頭行為, 卻處於一個充滿謊言, 窮苦, 以及焦慮不安的背景, 那又是種什麼感受。

那有股淡淡的愁。

整本書是以十八個篇章串接起來的, 有點讓我想到林海音的城南舊事。每篇都可以成為獨立的篇章閱讀, 但是彼此間又有著一些小小的故事銜接。18個故事各有一個標題, 描述著這個孩子過著小學生生活的各式樣貌。從把班費用掉要裝病, 被大欺小霸凌, 對老師的畏懼及無理指令的服從, 同伴間的糾葛, 探險, 以及和家人間的相處。每一段, 都在孩子獨特的想法, 運用自己的做法, 事情變成帶點戲謔的趣味, 即使事情不成真, 搞得天翻地覆一踏糊塗, 都無所謂。因為就像書裏一段一段的章節, 孩子們的故事, 也是每一段每一段, 倏忽即逝, 不管是喜是憂, 都在下一個故事開始前, 快速地抹滅, 只留下些許的回憶。

然而, 在八O年代鐵幕下的東歐, 謊言, 虛偽充斥之際。孩子們純真幼稚的欺瞞(其實也帶點蠢蠢的可愛), 對照大人刻意惡劣的虛假, 也許兩者都是錯誤的行為, 但比較之下, 再加以大人用權力及威勢強迫孩子的行為, 我們可以體會到在當時社會背景下生活的人們, 是過著怎樣的日子。謊言本身並不可怕, 但當說謊言的人已經遛到連自己都沒察覺到這是謊言, 而是必須之物時, 那在這種環境下長大的孩子, 會不會有一天把一個單純的欺瞞, 開始認為是件正確的事, 而不再臉紅, 不再帶羞恥心呢??

最強烈的感覺莫過於足球和打靶的故事, 能參加的比賽, 卻必須要放水, 要故意輸掉, 能接的球被謊言欺騙不要去接, 明明可以打中的靶不能打中。(即使打中也會被分數作假做掉), 我實在有點難想像在這種地方人怎麼會有榮譽感。雖然是以孩子童稚的眼光看這個世界, 仍然覺得不公。

孩子的父親, 被強權帶去多瑙河做苦工了。第一篇章在講述這段故事, 也成為了這本書名 『摘鬱金香的孩子』的起源。父親的離開, 似乎孩子還是在過著他的小學生活, 但在中間的篇章間斷地提及此事對心理及家人的影響, 包含了被拿來當開玩笑的事, 以及在試圖營救過程中母親的態度, 爺爺的反應, 直到最後一篇首尾呼應。

同樣是孩子看這個社會, 在不同的環境中, 你會有著不同的感覺。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