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新向農 攜手邁向田園夢
活蹦亂跳的雞隻,鬱鬱蔥蔥的稻田,這裡是韋峻文的農場。曾是塗料研發工程師的他,從小便懷抱著對土地的憧憬,原先打算退休後回到田園,卻因身體狀況提早辭去工作,過上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農耕生活。
淡水青農 韋峻文:「那這個區塊基本上,我們上一季是種玉米,然後我們有辦大概一兩個梯次的玉米體驗、採玉米體驗。」
從農遭遇的第一道關卡便是土地,受到過去三七五減租、耕者有其田政策的影響,擁有農地的退休農⺠,不願意與青農簽訂紙本契約,擔心若將土地予人耕作,政府會將土地放領給代耕者。為此,韋峻文費了很大的心力,說服老農,才承租到農地。
淡水青農 韋峻文:「因為我譬如說資金,土地跟經驗。基本上我都是沒有,其實在經驗部分我自己那時候,就是評估可以學、可以累積,所以我就先到農⺠學院去上課;那資金的話就是因為其實我工作的時間並不久,所以其實我真正有的資金,其實在一百萬以內。所以說我們家其實是中南部人嘛,所以家族並沒有留土地在台北,所以其實我是三缺的一代青年。」
好不容易解決了租地困難,水源、氣候等問題卻接踵而來。
淡水青農 韋峻文:「你可能一開始有學啦,可是並沒有想過,你的土地的條件會這麼差。譬如說你沒有路、沒有水、沒有電,很多狀況就無法解決哦,不是你靠努力就可以解決的哦。韋峻文的農夫夢,儘管一路走來並不順遂,他依然笑著和我們分享之前的農耕趣事。
淡水青農 韋峻文:「像我那時候住在那邊啊,因為我在村莊的邊邊嘛,這邊還是很多人啊。所以有的時候,我半夜都還在提水,在澆水 所以那個老一輩的就因為你點頭燈嘛,他覺得那個是賊或是什麼東⻄,反正就跑去看:欸年輕人你在幹嘛,然後嚇死你。
從石門到金山 一路兜兜轉轉,如今在淡水落腳的韋峻文,遇到了同是青農的連建安。
四年前吧 我爸生病走了 我才考慮說是不是 本來要想說回去工作 可是後來想一想說 我爸那時候有交待我說 媽媽你要照顧好 所以我才就留下來照顧她 然後順便照顧我爸的工作 休耕啊 種菜啊 然後做一些園藝的工作
原本不相關的兩個人,因為農業走到一塊,並創造出一加一大於二的奇蹟。
淡水青農 連建安:「我們兩個都是一人農場嘛,一人農場來講的說,沒有互相支援的話根本沒辦法做,你可能就是今天可能就除這一分地的草,然後明天再除那一分地,然後這一分地又長出來了,你知道邊做還可以聊天。你知道那種感覺是不一樣的,你自己一個人做了有點像很孤僻的感覺。在那邊做可能做一兩個小時,你就覺得我到底在幹嘛,人生好難那種感覺,可是你在邊做的時候,可以邊交換自己的經驗跟耕作的方式,你會進步很多啦。
兩人除了一起耕作,齊心解決遇到的困難外,更推廣自然農法及食農教育,走出與傳統慣行農業不一樣的路。他們也在農暇時間參與社區的各種農業推廣活動,期望將自身感受到屬於大自然的生命力,傳遞給更多人知道。
農業從來不是靠埋頭苦幹就可以成功,相信他們會將經歷過的失敗化作養分,一步一步向自己理想的田園生活邁進。
公⺠記者林怡廷新北採訪報導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