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醉夢‧文創園區

2010/04/01 20:29
8,679次瀏覽 ・ 5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3
檢舉

【醉夢‧文創園區】

採訪/撰稿 郭志榮
攝影/剪輯 陳志昌

 2003年開始,政府為了推動文化創意產業,將台北華山、台中、嘉義、花蓮以及台南,五座已經歇業的舊酒廠,改建成文化創意園區,至今投入將近20億元,每年文創園區的經費,佔了文創產業總預算的一半,成為政府的主力推動目標

我們的島 節目

首播:2010-04-05(一) 22:00
重播:2010-04-10(六) 11:00

緣起

 從2003年開始,政府為了推動文化創意產業,將台北華山、台中、嘉義、花蓮以及台南,五座已經歇業的舊酒廠,改建成文化創意園區,至今投入將近20億元,每年文創園區的經費,佔了文創產業總預算的一半,成為政府的主力推動目標…

內容

 在巨大的投資下,這些退役的老酒廠,究竟能釀出什麼新風味,開創台灣的文創產業,成為推動近十年後,一個必須關心與思考的課題。

 台中文化創意園區,前身是台中舊酒廠,興建於日治時期,1998年遷廠歇業,2003年將6.4公頃的酒廠面積,規劃為台中文創園區。改造舊酒廠,成為工業遺址再利用的方式,台中文創園區將指定為歷史建築,保留歷史元素,也添入環保的巧思。在園區裡,力求新舊融合,一條舊酒槽走道,成為一種創意巧思,改變舊設施,融合到現代運用。

 但是工業遺址,存有大量工業機具,如何妥善運用,結合到園區內,考驗規劃與設計者的智慧。雲科大教授林崇熙以「異質地誌」,來形容工業遺跡能夠以異空間的型式,成為創意的來源,發展出具有原創性的創意產業,但是現今園區修復,常常將管線、機械消除,剷除這些古老痕跡,讓園區如同一個社區公園,失去工業遺址的特色。

 來到東部的花蓮文創園區,園區裡還保留著日治時代舊酒廠的木造建築群,製酒工廠的雨淋板、支撐牆壁的飛扶壁,以及大面積的日式木造宿舍群,算是五大酒廠中,最有歷史氛圍的酒廠。但是將園區全新翻修的方式,讓酒廠幾乎煥然一新,很難看出歷史的久遠,這也牽涉到工業遺址再利用,如何突顯酒廠歷史的問題。

 台灣歷史資源經理學會的丘如華老師指出,老酒廠存在一個地區,有其時空背景,也連結著社區與人的故事,將老酒廠改為文創園區,不能拋棄這些本質,這也是文創園區必須關注的事。

 五大文創園區都將有著嶄新的風貌,但是建築的方式,決定酒廠的未來命運,如果定位不能確定,硬體建設就已經決定,就變成本末倒置,也讓後續經營者相當困擾。以華山舊酒廠改建的華山創意文化園區為例,接手經營的台灣文創營運團隊,剛開始的兩年,其實一直在解決淹水、漏水等空間應用的問題。

 坐落在台北市中心的華山酒廠,算是所有酒廠中最早規劃建設的工業遺址,從早期的廢墟到劇場,演變到藝文特區,再到現今的文化創意園區,華山酒廠一直在變,一直在尋求定位。現今以ROT方式,委託民間團隊經營,對一個民間團隊,經營一個龐大園區,變成一項挑戰。

 目前,文創園區除不定期舉辦大型活動,舉辦靜態展覽,也引入一些創意商店,希望成為一個多元平台,提供創意者的作品,能被發現與看見。幾年經營下來,華山文創園區實際的運作,仍在追求財務平衡,對於民間資金,無法一直虧損,唯有經濟平衡,才有可能談下一步的經營策略。

 經營華山文化創意園區的台灣文創總經理陳甫彥,以三個五年計畫來說明經營的不同階段,並且說明在文建會「七分文化三分商業」的配比下,民間經營團隊經營得很辛苦。

 華山文創園區位於城市中心,多年來打造優質的市民空間,聚集許多遊客。但是一旦偏重經濟計算來經營園區,面臨就是過度商業化的問題,在文化與商業的天秤上,開始搖擺不定。台灣歷史資源經理學會丘如華老師指出,並非文化就排斥商業,問題是什麼是核心價值,透過這些核心價值,給予創意以及地區養分,不該是把百貨公司搬進園區,就是文創產業。

 位於東部的花蓮創意文化園區,經營團隊面臨的問題,則是地方參與資源太少,活動不易開展的困境。花蓮創意文化園區不在大都市,但是它卻是東部少數的大型園區,園區內的廣大空間,足夠吸引觀光客前來,以及舉辦大型活動。但是目前仍無法吸引更多活動前來設展,很大的原因就是當初的照明設計,讓電費太貴,造成小團體付不起電費,就連園區經營業者少收場地租費,許多團體也不敢前來。

 另外,文建會的許多設施規劃,也讓後續經營者,不知如何應用。就像酒廠舊宿舍,規劃作為藝術村,卻在日式臥舖上,放上不合宜的四腳床,不僅破壞景觀,也讓居住者毫無隱私。雲科大教授林崇熙認為,目前文創園區都有硬體先行的問題,還不清楚要作甚麼,建築就已蓋好,讓後續接手經營者,常常面臨不適用,又難以修改的問題。

 目前五個文化創意園區內,台北、花蓮採取委外經營,民間團隊都仍在摸索,等待財務平衡。在經營都有困難的情形下,要達成文創園區更高目標,育成文化創意產業人材,更是變得有點困難。正在動工興建的嘉義文創園區,目前文建會委由嘉義縣文化局代管,園區所有活動,都在試辦階段,目前也只能以出借場地,舉辦小型活動,來提供一個文化創意展示的平台。

 高雄師範大學美術系學生,前往嘉義文創園區舉辦畢業展,他們希望能提高同學作品的可見度。但是選擇嘉義文創園區辦展,很大的原因是費用便宜,台北華山文創園區的收費,讓窮困的學生團體無法前往,形成一道門檻。當場地費用成為一道門檻,文創園區所能展現的內容,開始受到限縮,一些初萌的小型創意團體或個人,都被排除在外,文創園區從展場越益走向商場樣貌。

 相對的,台中文創園區由文建會文資總處直接管理,設置有台中園區專案小組,在政府掖助經費下,人才育成的能量上,顯得較為充足。在台中園區一場活動正在進行,培育地方經營人材,每個小組舉辦社區願景的交流,並且合作推出行動方案,這也是文創園區應該扮演的人材育成功能。台灣歷史資源經理學會丘如華老師指出,文創園區必須扮演人才育成的搖籃角色,這是文創園區設立的目的,為提供文化創意產業作準備。

 目前由文建會直接經營的台中園區,一直維持著當初設立文創園區,追求的基本價值,一步步建立文創產業的模式。未來規劃商業部分委外,但是文化創意及人才育成由專案團隊經營,並且以商業資源支持文化創意。但是,以目前政府的財力,現今規劃建設的文創園區,大概最後都是走上委外的命運,更重要是園區中除了指定修復的歷史建築區域,也規劃不同區域,以ROT、BOT方式提供商業用途,來吸引民間業者競標經營。

 許多經營業者,看中的是文創園區的商機,而不是文化創意產業的經營,未來可能造成重心放在BOT商業區域,反而荒廢了最重要的文化發展。

 雲科大教授林崇熙指出,文化創意園區不是科技園區,不能以加工園區、科技園區的方式,來生產文化創意,文化創意園區可以是一個發動的平台,讓各種討論、思考進入,生成的事物可以是生活價值,不該變成工業生產模式思考。

 推動將近十年的文創園區,政府投入將近數十億金額興建,究竟會是成為開創文創產業的靈藥,或是淪為BOT下大型商場的醉夢,全民都在等待,老酒廠能夠變出什麼新花樣?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