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劇團積極呈現在地精神 加強社區凝聚力

文字-A A +A

 民國八十年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提出「社區劇場活動推展計畫」,扶植社區劇團,以當地社區事蹟做為劇本取材,演出屬於在地人的故事,企圖將其打造為凝結社區發展的媒介。
  社區劇團以演出社區公共議題作為宗旨,成立原因從居民自發性組成,到政府扶植地方專業劇團等皆有。新興社區劇團也如雨後春筍般成立,多以社區當地人士建立的小型劇團為主,或為社區大學的附屬課程。

 記者田文茹、陳景筠、賴于榛、蕭宇辰、蔡念澄、 陳珊珊、林于楟、毛盈琇/聯合報導

 社區劇團經營不易,除已登記為名的劇團可向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申請補助外,其餘只能受邀到各機關團體演出,或由居民贊助。此外,社區劇團一詞並無廣泛被認知,部分民眾不清楚社區劇團成立用意,因此在演出或招募期間,相關單位可輔助社區劇團多加宣傳,使其精神與社區文化得以有效推廣。
 民國八十年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提出「社區劇場活動推展計畫」,扶植社區劇團,以當地社區事蹟做為劇本取材,演出屬於在地人的故事,企圖將其打造為凝結社區發展的媒介。
  社區劇團以演出社區公共議題作為宗旨,成立原因從居民自發性組成,到政府扶植地方專業劇團等皆有。新興社區劇團也如雨後春筍般成立,多以社區當地人士建立的小型劇團為主,或為社區大學的附屬課程。
  社區劇團經營不易,除已登記為名的劇團可向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申請補助外,其餘只能受邀到各機關團體演出,或由居民贊助。此外,社區劇團一詞並無廣泛被認知,部分民眾不清楚社區劇團成立用意,因此在演出或招募期間,相關單位可輔助社區劇團多加宣傳,使其精神與社區文化得以有效推廣。

民眾意見

   民眾翁禎儷:社區劇團演出的內容,應著重於寫實,以積極、正面的方向來感受觀眾,也可將社區的故事、在地精神作為題材,讓社區居民更了解自己的社區,以達到社區凝聚的目標。我認為,社區劇團的演出,在宣傳上必須更積極,讓居民知道社區內有這些藝文訊息。
   民眾劉瑛月:我覺得社區有相關的藝文團體或活動非常好,可以提升不少藝文氣息與品質,也提供民眾更多元的學習機會,若政府能夠給予更多補助或支持,可以使社區活動發展更蓬勃,民眾的參與度也會隨之提高,社區劇團與居民之間也會有更多連結。
   民眾蔡慈信:我覺得社區劇團就像一座橋梁,可以凝聚社區民眾之間的關係,相關單位可考慮將社區劇團的表演拍成影帶,以日常生活與品德教育做為主軸,並結合地方文史風情,讓孩子與社區大眾透過戲劇去學習,間接達到社區教育的功用。

專家意見

   台灣應用劇場發展中心負責人賴淑雅:透過參與社區劇團的演出,民眾可相互分享彼此生命經驗,進一步培養社區凝聚力,也能營造出社區的公共性。
   我覺得,政府實施政策過於草率急躁,加上地方縣市文化局對於社區劇團仍有錯誤的認知,未顧及當地社區是否有意願,或具備足夠的條件,發展社區劇團。
   地方單位也嚴重忽略文化產業必須深入且長時間推廣才能走得遠,我建議政府必須加強地方單位對於社區劇團的正確觀念,及培養能與社區進行深入溝通的師資人力。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專門委員蔣玉嬋:社區民眾透過在劇場的練習認識自己、認識生活環境,並了解自己與社會的關係。我建議,社區劇團應做為一個媒介來凝聚社區意識,積極招募社區民眾參與討論、演出,利用集體編劇、創意發想,或是肢體表演、道具製作等,凝聚居民的向心力,提升對其認同感,進而參與公共事務。
   另外,正確的社區營造應該由下而上做起,政府不該一味的只使用金錢援助的方式,地方團體也不應該太依賴政府的援手,而是該由雙方共同協商討論,進而營造美好的未來。
   優人表演藝術班班主任陳麗娟:社區劇團的收入來源並不穩定,我認為,政府應該計畫提供一些表演空間、相關硬體設備,最重要的就是活動經費,另外也需要具有更有專業的經營方式,例如像網路電子化的加強、平面宣傳等。 
   目前台灣社區劇團的規模都不大,很多老師都是以兼職的方式,只是單純興趣,並不是以此當作職業。再來社區劇團也很少以社區公共議題為題材,大多表演劇本都是自由發揮,表演的主題並未與社區結合,因此沒有辦法形成非常大的影響力。

文山人劇團 結合當地資源 在社區中成長

   文山人劇團是文山社區大學的社團之一,成立至今已有四年,大部分團員因為文山社區大學的劇場課程結識,劇本的創作皆來自團員的人生故事與經驗。文山人劇團結合地方資源,透過社區民眾的參與和付出,使劇團表演不再只是一般的社區活動。
   文山人劇團團長歐敏銓表示,文山人劇團的成員都是附近的社區居民,平日皆有自己的工作,交集其實並不多,但每周三晚間會有固定排練時間,訂定主題討論,成為團員們交流的時刻。
   劇團演出經費大多靠團員所繳的團費支出,以及親友間的支持贊助。歐敏銓表示,文山人劇團有文山社區大學協助,也曾經向台北市文化局申請相關表演團體的補助,但金額不多,申請補助也有一定的規則與限制,他希望政府能提出更完整的方案,讓社區劇團能夠有更大的發揮空間。
   文山人劇團固定一年推出一部作品,每部劇本都是團員的親身經歷,藉由分享、訴說,再統整決定主題。歐敏銓認為,文山人劇團是一個在社區中成長的劇團,汲取著社區各方人馬的生活經驗與故事,累積成劇本題材,彷彿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瞻望人生的遠景。
   團員徐松崗表示,當初參與劇團是因為興趣,後來是因為團員之間深厚的感情而持續下去,參與劇團後與社區居民互動變得更密切,對社區的資源也更了解。林姓團員則表示,劇團裡的成員讓人感到相當安心,當每個人在分享生命經驗時,同時也會反省自己,透過演出讓更多人產生共鳴,與社區居民產生更多的連結。
   文山人劇團目前正在籌備下一次公開演出的劇本,歐敏銓表示,不管政府重視與否,還是會盡全力經營下去,希望能維持一年一場的公開演出。此外,希望透過戲劇表演可以跟居民做更親近的互動,加強社區凝聚力。

新店逗點創意劇團 推廣文化 提供學習平台

   新店逗點創意劇團創立於民國八十九年,由藝術總監江國生、團長陳嬿靜與行政經理的陳幸智共同創團,致力於創意戲劇延伸與戲劇、美術、音樂、教學及社區活動等應用,希望藉由演出結合社區教育,進而關懷社會。
 為凝聚社區向心力,逗點創意劇團經常到全台各地的鄉鎮表演,更為對戲劇表演有興趣的一般民眾,提供可學習戲劇相關技巧的平台。  
   陳嬿靜表示,逗點劇團開辦免費課程給對社區劇團,及對戲劇演出有興趣的民眾,教導他們演出的方式與技巧,參與培訓的團員回到社區,就能把所學分享給更多人。
   此外,若有鄉鎮或是協會有意願成立社區劇團,他們都很樂意從旁協助,介紹老師提供整體戲劇的諮詢,或演出場地相關資訊。
   陳嬿靜表示,社區劇團最重要的是人情味,本身應更有包容空間,而非嚴格設限,因為一般觀眾並不會拿看專業劇團的聲光效果等嚴厲標準來看社區劇團,而是要看劇團今天表演了一個怎樣的故事。而參與團員在共同完成一件事的過程中,是如何互助、互愛,更是重新凝聚社區向心力的重要元素,甚至成為下次社區全體共同完成某個目標的重要動力。
 陳嬿靜說,逗點創意劇團是推廣在地文化的重要媒介,參與演出的團員也以演出當地故事為榮。外地人看了表演可以了解新店地區,而在地人看了可以更融入這個地方。
   談到官方對社區劇團提供的扶植幫助,陳嬿靜認為,官方的社區劇團扶植計畫對小型社區劇團是有一定程度幫助。但官方單位不應該只是表面上給予讚美認同,可以提供更多實質上的扶持與幫助。
   以新店地區來說,官方單位可以與鄉鎮當地的藝文活動、民俗風土結合,做進一步的推廣,讓社區劇團更廣為人知。

▲文山人劇團每周三固定於木柵國中排練,成員們彼此感情深厚。 攝影/蘇建祥

FB留言板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1

加入時間: 2007.05.11

小世界周報

加入時間: 2007.05.11
886則報導
1則影音
2則OnTV

誰推薦本新聞

作者其他報導

蕭德揚陶冶性情 雕石亦雕心

2013-05-08
瀏覽:
3,415
推:
1
回應:
0

六嬸婆豆腐 溫暖深坑人的胃

2013-05-08
瀏覽:
3,976
推:
0
回應:
0

地震警報求生器 獲發明金牌

2013-05-08
瀏覽:
3,205
推:
0
回應:
0

文山藝廊 將藝術帶進校園

2013-05-08
瀏覽:
3,235
推:
0
回應:
0

興豐里排舞 跳出自信美

2013-05-08
瀏覽:
3,485
推:
0
回應:
0

蘇貞昌世新開講 籲廢除核四

2013-05-08
瀏覽:
2,275
推:
0
回應:
0

亂伐木 台電遭罰18萬

2013-05-08
瀏覽:
2,773
推:
0
回應:
0

曙光小站 關懷送溫情

2013-05-08
瀏覽:
2,202
推:
0
回應:
0

心驚驚 景美地下道沒人走

2013-05-08
瀏覽:
2,743
推:
2
回應:
0

社區劇團積極呈現在地精神 加強社區凝聚力

搜尋表單

目前累積了189,063篇報導,共12,911位公民記者

目前累積了189,063篇報導

12,911位公民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