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民龍社區豬事傳說 屠宰場歷史社造再重現
台中市西區民龍里,是早期台中市屠宰場以及仔豬拍賣場的所在地,當時是採用人工宰殺,並且以宰殺豬隻為大宗,其次是牛,最少的是羊。
民龍里里長吳國楨說:「我有找到一張照片,民國四十五年的時候的相片,表示它(屠宰場)已經在那邊,應該有六十多年了,民國七十一年的時候,才遷到北區去,我們民龍里很多人,都是靠屠宰場在生活的,因為那時候殺豬的話, 要一些工人,還有一些肉商。」
早期為了感念豬隻,與動物們的犧牲,屠宰場內建造了一座獸魂碑,用來祭拜動物的靈魂。目前只剩下以前的基座,還保留在民龍里的里長辦公室。民國七十一年,隨著屠宰場遷移,現在獸魂碑則矗立於台中市北區電動屠宰場內。每年的農曆八月一日,是祭拜的盛典,居民們會供奉使用麵粉製作的祭品,來祭拜動物的靈魂。
民龍里里長吳國楨表示,這個屠宰場應該在這邊,這個入口從這邊進來,入口大概應該在這裡,屠宰場進來以後,這邊過去停車場,這邊過去,那邊到那個停車場那邊都是,還有到那個民龍公園的一半,這樣的話就在屠宰場裡面。
民龍社區發展協會,透過製作社區地圖以及文創豬公仔,來發揚珍貴的歷史文化。民龍社區發展協會美術老師許憶萍說:「社區的地圖,是先由他們長者都去踏查完之後,然後我們再來一起選點(地點),哪一些(地點)對這個民龍社區來說很重要,那再有一些是分配給就是本身他們店家的人,做自己店家的LOGO這樣子,那他們做完之後,我們再一起去拼裝,那拼裝出來之後,我們都還蠻重視就是說,到底行不行,有的人甚至還做了兩次三次都有。 」
民龍社區發展協會總幹事藍麗玲表示,我們很多的里民都是阿公、阿嬤了,他都帶著孫子來一起,一起來做這個社區地圖,我覺得能夠讓我們社區未來的主人翁,提早認識我們的社區,我覺得是很棒的事情,以後他們會融入社區,更容易來愛我們的社區。
民龍社區舉辦多項社區活動,不僅拉近長輩與孩童之間的情感,更讓社區的歷史文化永續傳承。
公民記者 趙琳萱 台中報導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