贖罪與正義?贖罪與寬恕?電影《眼淚》映後座談紀實
時間:2010年5月4日(週二)18:00-22:00
地點:台大法律學院霖澤館一樓國際會議廳
主持-陳昭如
(以下簡稱陳,國立台灣大學法律學系副教授/法律與社會研究中心代理主任)
與談-鄭文堂
(以下簡稱鄭,導演)
與談-林鈺雄
(以下簡稱林,台大法律學系副教授,領域刑事訴訟、歐洲人權法)
與談-黃長玲
(以下簡稱黃,台大政治學系副教授/婦女新知基金會/台灣真相和解促進會)
地點:台大法律學院霖澤館一樓國際會議廳
主持-陳昭如
(以下簡稱陳,國立台灣大學法律學系副教授/法律與社會研究中心代理主任)
與談-鄭文堂
(以下簡稱鄭,導演)
與談-林鈺雄
(以下簡稱林,台大法律學系副教授,領域刑事訴訟、歐洲人權法)
與談-黃長玲
(以下簡稱黃,台大政治學系副教授/婦女新知基金會/台灣真相和解促進會)
映後座談紀實:
陳:感謝大家今天的參與,(一一介紹與談人資歷,詳見前段),每位與談人先各談十五分鐘,那就請導演先來分享吧。
鄭:來到這裡座談我是很緊張的,因為這邊我怎麼都考不上,太難了。(眾笑)
我先講一下拍攝這部片的原因,我之前拍過很多片,
得過很多獎,這一部應該是第六部。我算是得很多獎的導演。但是儘管如此,票房都不太好。我媽媽老是因為我得獎而得意,都把獎盃貢在家裡。(眾笑)但我媽並沒有看過很多我拍的電影,原因是大部分都看不懂,以前都是拍原住民語言的電影。我是台語家庭出身,這一部片算是第一部我媽媽可以看得懂,而且直接跟我討論的電影,這是讓我很欣慰的事情。
我在國中的時候被賦予一個任務--未來要去當警察。那時的台灣家庭,好一點的就去當老師,平平的就去當警察,只要做這兩個職業就可以改變家中的經濟。我國中就對這個職業很有印象
:現在2010年我已經五十歲,1971年我國三的時候,我路過一個警察局,那外邊圍了一群人,聽說抓到一個小偷。我的印象是看到一個年輕人跪在警察局派出所那個服務櫃檯前面,我小小身軀就擠到那邊看,聽到大人們說「賊仔,應該被人打死」。而印象中最深刻的是那個年輕人跪在兩根警棍上,應該是有被綁住,也不知道要跪多久,我現在想到這個情景都還會痛。
1982年,台灣第一宗銀行搶案李師科,轟動全台。只要聽得懂廣播的都知道這個案子,當時臺灣還在戒嚴之下,是不准出現銀行搶案的,而且嫌犯還帶槍,根本就算是叛亂案。當時全台灣都在抓這個人,後來隔沒多久就宣布破案。那時候抓到一個計程車司機,叫做王迎先,當時警察抓到人後說要帶王去找槍,結果在一條河(按:新店溪)旁邊王說要去小便,就跳河死掉了,後來人稱王迎先命案。
隔了一會警方才找到李師科,才了解王迎宣可能是被刑求而認供的。
到了大學,我進入文化大學戲劇系念電影,當時我是做編劇,還不知道以後會當導演,但是我一直就想要做這一類的創作,終於到了2009年才做出來。大學時對我影響很大的是卡謬所寫的《異鄉人》,小說中主角跟片中老郭一樣也是一個不會哭的人,媽媽死了以後還抽煙、帶女朋友出去玩,後來在這個主角身上發生一些莫名其妙的事情,他便在一個很奇妙的狀況下帶著點自衛性質殺了人。當時起訴他的檢察官說他連母親去世當天還帶女朋友
出去玩,這樣的人我不知道法語怎麼講,但是在台語就是「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