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愛生根畫展回顧
什麼是“肯納”青年?相信很多人剛開始聽到這個畫展的名稱一定會有這樣的疑問?而這也是本畫展所要訴求的理念之一。其實「肯納症」就是一般人知道的「自閉症」,為了避免因字面上的意義對這一族群造成被誤解與關聯,早日擺脫對他們的污名化,便希望以最早發表此一症狀的肯納醫生來命名;因為了解肯納症者的人都知道他們不是喜歡自閉,也不“自閉”,只是在口語上的表達與溝通有不同程度的障礙,而使他們在社交及人際關係上無法突破;而最重要的他(她)不是後天造成的,所以「自閉」的名詞對他們太沉重、也不恰當。既然他們不擅於言詞的表達,那我們是否可以藉由其他的方式讓他們說出心中想說的話呢?答案是肯定的,我們正試著讓他們用“畫”來說“話”。
這次畫展計畫承蒙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前校長郭義雄先生大力支持,還有楊恩生及王華沛兩位教授帶領跨系所的團隊與家長們共同資源合作,並在宋慧慈老師的穿針引線、運籌帷幄下集合5位年紀從27到18歲來自各地具有不同畫風與畫齡的肯納青年-立夫、俊余、柏毅、婉婷、大為,透過戶外活動的自然解說與體驗,帶領這群肯納青年及家長們上山下海展開前所未有的新嘗試,最後再透過每位畫家將每個活動過程的所見所聞與喜樂用繪畫的方式表現出來;讓社會大眾了解其實他們並不喜歡自我封閉,他們也樂於跟我們一樣享受生活在充滿陽光、森林、大海…等美好的土地上,只是說不出來罷了!
今年年初開始陸續在台北、台南、宜蘭,後續還有嘉義及高雄等展次,展出這五位畫家的畫作,同時也配合研討會的畫家現身說法與發行畫冊、周邊用品等措施,宣導社會大眾正確地認識肯納症者的內心世界。相信很多看過這次畫展的人,如果沒有先看過畫冊或是透過畫家們的解說,大概只是霧裡看花,無法真正體會每位畫家所要表達的是什麼?通常一般人只會覺得他們的畫很真實與自然流露並驚艷及讚嘆他們對色彩的表現、構圖與畫工的犀利,而無法再進一步分析畫中有話,這也是探討肯納症者對藝術表現奧妙之所在。從研討會上有來自各學校的特教老師與家長們直接與5位畫家及家長座談,傾聽家有肯納兒的成長與作畫歷程,並藉此溝通彼此對肯納兒教養的觀念,更希望不要造成肯納家長對藝術學習的迷思。「天生我材必有用」、「因材施教」是研討會想傳達給特教老師及家長們重要的教育指標,不是每個肯納兒都適合彈琴、唱歌、畫畫…等才藝,如何細心觀察、耐心發掘每位肯納兒「隱藏的天份」是我們大家刻不容緩的工作。
「讓愛生根」肯納青年畫展從策劃到實施至今已接近一年,整個活動也接近尾聲,但我們對肯納症者的愛與關懷卻不會因此而停息,因為他們仍然需要社會大眾不斷持續的灌溉、愛護,才能茁壯、生長並將根伸得更遠。直到今天我們對於肯納症者的的成因與教養模式,仍有許多的探索空間,要想聆聽孩子想表達的是什麼?或許您我都需要暫時拋棄世俗的認知與方法,靜下心來仔細觀察與同理並學習他們的邏輯與表達模式,才能一步一步接近他們的內心世界,就好像他們用手中的彩筆畫下眼前的世界是如此的和我們不一樣。今日藉由這次計畫投石問路,希望能激起更多肯納族人的漣漪與迴響,雖然這次首辦受限於經費、資源....等等的限制,只有5位肯納青年參與,也無法到全省各地巡迴展出與座談,期許未來能有更多的資源與肯納兒投入並展現其更多元的天份,讓他們有更多揮灑的空間也為謀生之路開啟另一扇窗。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