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歷史永和保福宮 傳統文化融入日常生活
永和地區早期居民多來自泉州,保生大帝為其守護神過去永和的泉州人常渡河至大龍峒保安宮祭拜,因長途跋涉十分辛苦,因此在永和建廟,將保生大帝供奉至此,至今已經有兩百多年的歷史,也逐漸成為永和在地人的聚會信仰的在地廟宇。
保福宮是永和在地廟宇之一,至道光二年建廟,歷經了五次重建,已經有兩百多年的歷史,是永和區在地人聚會的場所,也是新北市著名廟宇之一,而每年的繞境活動,除了慶祝保生大帝誕辰,也是匯聚在地居民的感情,讓廟宇成為社區中聯繫感情的要角,永和保福宮委員會廟務黃正當表示:
「1822年,從大陸那邊泉州人同安人,用草寮就是稻草蓋一個小廟,開始供奉這個保生大帝,經過到現在第五次重建,100年我們把舊廟拆除掉,才會有今天這麼莊嚴的規模。」
保福宮位於永和仁愛公園附近,除了來參拜也可以到仁愛公園走走,成為永和景點之一,而保福宮建築也遵循古法傳統,雖然歷經了五次整修,卻邀請許多本土的設計師,設計彩陶、龍柱雕刻等,讓建築物並沒有失去傳統並保留下傳統泉州式建築的特色,黃正當表示:
「像龍柱啦、彩繪啦、腳趾陶啦、門神啦,都是請台灣最有名的大師,按照古法來製作的,雖然是RC的結構但是還保有古有古時候那廟宇的特色,3月15號是聖誕嘛,那就是會地方爐主、頭家拉,這些自動都會請陣頭,阿包括廟宇,廟的本身,就是會請保生大帝巡安遶境。」
保福宮最為有名的祭典是每年的農曆3月15日誕辰,都有固定舉辦區域繞境以及廟會活動,鄰里間共襄盛舉,希望藉由活動,讓廟宇不單單只是信仰的中心,更是匯聚居民、聯絡感情的地方,在這繁忙的都市中增添溫度。
以上新聞由華岡電台記者洪子凱 採訪報導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